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柴達木盆地深鉆孔巖芯分析300萬年來環(huán)境變化過程

柴達木盆地深鉆孔巖芯分析300萬年來環(huán)境變化過程

柴達木盆地深鉆孔巖芯分析300萬年來環(huán)境變化過程

定 價:¥20.00

作 者: 劉澤純 等著
出版社: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隨園文庫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10474214 出版時間: 2000-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頁數(shù): 16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14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內容:(1)1-4章主要闡明柴達木盆地東部地區(qū)第四紀的沉積特征、沉積地層地質年代計算,為相分析及多重地層分與古氣候波動旋回的地層年代計算奠定基礎。(2)5-6章分析沉積相的時空分布、沉積厚度變化,以及305萬年以來古湖岸線變遷及其所形成的開然氣藏的生、儲、蓋層與沉積環(huán)境關系。(3)7-9章建立孢粉、碳酸鹽和氧同位素等氣候代用指標的古氣候曲線。(10-14)章應用自然伽瑪曲線反演285萬年以來的古氣候波動,并進行陸海之間氣候地層和事件的對比,分析盆地沉積環(huán)境變化與青藏高原隆升的關系。

作者簡介

  劉澤純,1933年11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省六安市人。長期從事地貌學與第四紀地質的教學和研究。研究方向是第四紀沉積與環(huán)境變遷。參加過中國西部祁連山現(xiàn)代冰川考察,黃河中游粗顆粒泥沙來源調查,北京周口店中國猿人遺址綜合研究及西藏文字多個地點石器文化與環(huán)境關系分析。主持多項國家科學基金研究。與黃海石油局合作負責柴達木盆地東部地區(qū)第四紀地層與沉積相研究以及柴達木盆地西部下第三紀地層與沉積環(huán)境等研究。曾獲1992年度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被評為江蘇省優(yōu)秀研究生導師,1997年被評為江蘇省普通調?!凹t杉樹”園丁資金獎。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1.1 國際長時段古氣候研究
1.2 短尺度氣候事件研究
1.3 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章 盆地自然環(huán)境和研究概況
2.1 自然環(huán)境
2.2 區(qū)域和地質基礎
2.3 盆地第四紀研究概況
第三章 柴達木盆地東部第四紀沉積環(huán)境
3.1 柴達木盆地的現(xiàn)代沉積
3.2 第四紀沉積層類型及其反映的沉積環(huán)境
3.3 沉積相劃分及其特點
第四章 盆地巖芯地質年代測量及地層劃分與對比
4.1 主要巖芯及其生物地層
4.2 磁性地層
4.3 沉積層的地質年齡分析
4.4 第四系地層劃分
4.5 鉆孔深度一年代關系
第五章 盆地東部300萬年來沉積環(huán)境變化與古湖岸線變遷
5.1 鉆孔剖面對比
5.2 第四紀不同時期沉積相帶的平面分布
5.3 古湖巖線變遷
5.4 不同時期古湖盆沉積厚度
第六章 盆地東部第四紀生物氣藏的生、儲、蓋與沉積環(huán)境關系
6.1 影響盆地第四紀沉積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6.2 生氣層與沉積環(huán)境
6.3 儲氣層與沉積環(huán)境
6.4 蓋層與沉積環(huán)境
第七章 盆地巖芯孢粉記錄與古氣候、構造事件
第八章 盆地巖芯碳酸鹽含量的古氣候意義
第九章 盆地巖芯碳酸鹽氧碳同位素的古氣候意義
第十章 鉆孔物理測井自然伽瑪曲線的古氣候意義
第十一章 軌道調諧時間標尺
第十二章 柴達木盆地285萬年以來的古氣候的波動變化
第十三章 GR曲線反映的千年尺度的氣候變化與氣候事件
第十四章 柴達木盆地東部第四紀環(huán)境變化與青藏高原隆升的關系
參考文獻
致謝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