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是法國小說家亞歷山大·大仲馬的代表作,小說于一八四五年秋開始在《辨論報》上連載,曾轟動了整個巴黎。 在這里,我們要先談一談作者大仲馬,大仲馬,一八○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生于法國北部的維萊一科特雷鎮(zhèn)。他的父親曾是拿破侖手下的陸軍少將,然而父親的早逝,使他不得不獨立謀生,因此,他在幼年、少年時代始終生活在窮困之中。遷居巴黎后,大仲馬用了五個星期寫出了第一個劇本《克里斯蒂娜》,得到內行人的好評,之后,他所寫的反王政傾向的浪漫戲劇《亨利三世及其宮廷》的公演,第一次使他在文壇上獲得聲譽。1848年革命之后,大仲馬參加了政治活動,但這時他已放棄了共和主義的激進派的立場。五十年代,大仲馬曾訪問俄國。大仲馬創(chuàng)作最活躍的時期是在六十年代,《三劍客》及其續(xù)集、《基督山伯爵》都是在這個時代問世的。大仲馬依據大量的歷史材料,運用了生動而豐富的想象力,在他的小說中生氣勃勃。十分引人入勝地再現了各歷史時期的生活方式、服裝、風尚和歷史人物的性格。大仲馬的這些小說還缺乏深刻的歷史分析和心理分析,他并未著力揭示社會和歷史現象的本質。所以在文學史上不能得到更高的地位。但作為十九世紀最多產而且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大仲馬的功績是不能抹殺的。據統計,他的戲劇有九十部,小說一百五十部。 現在,我們再來看一下作品?!痘缴讲簟啡珪菜木?,一百一十七章,近一百多萬言。大仲馬在巴黎譬署退休的檔案保管員的回憶錄中,發(fā)現了一個案情記錄,講的是拿破侖專政時代一個年輕鞋匠皮科的報仇故事,于是大仲馬根據這個素材,構思了一個復仇故事的輪廓。 故事發(fā)生在法國復辟王朝時期,主人公唐泰斯是一個年青有為的水手,即將升為船長。他的同事唐格拉爾嫉妒他,寫了一封告密信誣陷他是拿破侖黨人,而這封信則由唐泰斯的情敵,其未婚妻的表兄弗爾南投入了信筒。于是在舉行婚禮儀式時,唐泰斯被憲兵抓走。代理檢察官維爾福為了嚴守父親的秘密,維護自身的利益,昧著良心給無辜的唐泰斯定了罪,把他關進了陰森的伊夫保地牢,此后,冤案的三個制造者飛黃騰達,唐格拉爾成為伯爵,眾議員和金融界的巨頭,弗爾南娶了唐泰斯的未婚妻,并成為中將和議員,維爾福則晉升為巴黎首席檢察官,而唐泰斯卻家破人亡,自己在黑牢中關了十四年。在獄中,他從難友法里亞神甫獲知了基督山寶藏的秘密,并在法里亞的幫助下,成了一個知識淵博、無所不能的奇人。終于他逃出監(jiān)牢,找到了寶藏,搖身一變成為家資萬貫的基督山伯爵。自此,他回來了巴黎上流社會進行復仇。他在報上披露了弗爾南的罪惡歷史,使其自殺身亡,在投機事業(yè)中打擊唐格拉爾,使他破產,他引誘維爾福夫人犯罪,唆使其私生子殺人,使維爾福發(fā)瘋。唐泰斯大仇已報,揚帆遠航,永遠離開了巴黎。 小說充滿了浪漫主義傳奇色彩,一個個線索紛繁的故事就像一座迷宮,七十多個人物在其中活動,而這一切被安排得復雜而不亂,環(huán)環(huán)相扣。 《基督山伯爵》差別世以來,吸引了千千萬萬的讀者,人們對這個故事信以為真,有趣的是,從此以后厄爾巴島附近的基督山成了游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