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歷史背景
1.2 應用情況
1.3 主要資源和工作要求
1.4 通信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
1.5 推論
第2章 隨機信號和噪聲
2.1 概率和隨機變量
2.2 期望
2.3 隨機變量的變換
2.4 高斯隨機變量
2.5 中心極限定理
2.6 隨機過程
2.7 隨機過程的相關
2.8 隨機信號的頻譜
2.9 高斯過程
2.10白噪聲
2.11窄帶噪聲
2.12總結和討論
附加習題
選做習題
第3章 振幅調制
3.1 振幅調制
3.2 振幅調制的優(yōu)缺點及其改進
3.3 抑制載波雙邊帶調制
3.4 Costas接收機
3.5 正交載波復用技術
3.6 單邊帶調制
3.7 殘留邊帶調制
3.8 已調波和帶通濾波器的基帶表示
3.9 典型實例
3.10總結和討論
附加習題
選做習題
第4章 角度調制
4.1 基本定義
4.2 調角波的性質
4.3 PM波形和FM波形之間的關系
4.4 窄帶頻率調制
4.5 寬帶頻率調制
4.6 FM波形的傳輸帶寬
4.7 FM波形的產生
4.8 FM信號的解調
4.9 典型實例:FM立體聲復用
4.10總結和討論
附加習題
選做習題
第5章 脈沖調制:從模擬到數字通信的過渡
5.1 采樣過程
5.2 脈沖幅度調制
5.3 脈沖位置調制
5.4 完成模擬到數字的過渡
5.5 量化過程
5.6 脈沖編碼調制
5.7 增量調制
5.8 差分脈沖編碼調制
5.9 線性碼
5.10典型實例
5.11總結和討論
附加習題
選做習題
第6章 基帶信號傳輸
6.1 數字數據的基帶傳輸
6.2 碼間串擾問題
6.3 奈奎斯特信道
6.4 升余弦脈沖頻譜
6.5 M進制數據的基帶傳輸
6.6 眼圖
6.7 上機實驗:二進制和四進制系統(tǒng)的眼圖
6.8 典型實例:均衡
6.9 總結和討論
附加習題
選做習題
第7章 數字帶通調制技術
7.1 預備知識
7.2 二進制幅移鍵控
7.3 相移鍵控
7.4 頻移鍵控
7.5 三種二進制調制方案的總結
7.6 非相干數字調制方案
7.7 M進制數字調制方案
7.8 數字已調波到信號點星座圖的映射
7.9 典型實例
7.10總結和討論
附加習題
選做習題
第8章 模擬通信中的噪聲
8.1 通信系統(tǒng)中的噪聲
8.2 信噪比
8.3 帶通接收端結構
8.4 使用相干檢波的線性接收機的噪聲
8.5 使用包絡檢波的AM接收機的噪聲
8.6 SSB接收機中的噪聲
8.7 FM檢波
8.8 FM的預加重和去加重
8.9 總結和討論
附加習題
選做習題
第9章 數字通信中的噪聲
9.1 誤比特率
9.2 噪聲中單脈沖的檢測
9.3 噪聲中二進制PAM的最佳檢測
9.4 BPSK檢測的優(yōu)化
9.5 噪聲中QPSK和QAM的檢測
9.6 二進制FSK的優(yōu)化檢測
9.7 噪聲中的差分檢測
9.8 數字性能的小結
9.9 檢錯和糾錯
9.10總結和討論
附加習題
選做習題
附錄1 第2章、第7章至第9章習題中上機實驗的MATLAB腳本
附錄2 部分 選做習題答案
術語表
縮寫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