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歷史的回顧與禪思
二、禪與智慧
三、禪是什么
第一部分 從遠古到春秋
第一章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一、遠古與上古史略
二、夏、商、周史略
三、春秋史略
第二章 黃土地??中國人思想與情感之源
一、原始社會的圖騰與巫術
二、奴隸社會的占卜
三、封建社會隨著詩歌和宗教而誕生
第三章 宗教的誕生
第四章 藝術與人性
一、西方哲學家對藝術和人性的討論
二、人性的原本屬性與發(fā)展的五個特性
三、人類發(fā)展的一個模式
第二部分 從戰(zhàn)國到東漢
第一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
一、戰(zhàn)國史略
二、秦朝史略
三、西漢史略
四、東漢史略
第二章 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
一、人才的種類和人才的培養(yǎng)
二、儒家略述
三、道家略述及儒道模式的建立
四、法家、墨家與兵家
第三章 燦爛的文化與情感的悲涼
一、《詩經》與古風
二、屈原與楚辭
三、莊子與清輕之游
四、司馬遷與《史記》
五、生活之音的漢樂府
六、粉飾太平的漢賦
第四章 佛教的成長與傳入及與西方宗教的比較
一、佛教在印度
二、佛教在中國的傳人
三、東西方宗教與藝術的比較
四、近代西方人對宗教的再探討
第三部分 從魏晉到盛唐
第一章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一、魏晉史略
二、南北朝史略
三、隋朝史略
四、初唐至盛唐史略
第二章 從建安七子到飲中八仙
一、建安的慷慨與正始的傷感
二、“歸去來兮”的陶淵明
三、南北朝文壇的盛況
四、隋唐(隋至盛唐)的風采
第三章 禪宗的建立到六祖慧能
一、達摩來華前中土禪法
二、如來禪必然要發(fā)展的原因
三、從初祖達摩到五祖弘忍
四、一代大師??六祖慧能
第四部分 從中唐到南宋末年
第一章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一、中晚唐史略
二、五代十國史略
三、北宋史略
四、南宋史略
第二章 從杜甫到宋話本
一、詩圣杜甫
二、韓愈和他的古文運動
三、宋詞與蘇軾
四、理學與心學
五、宋話本
第三章 從南北分宗到默照禪
一、神秀的北宗禪
二、神會與法統(tǒng)之爭
三、中晚唐到五代十國時南禪概況
四、兩宋時南禪的概況
第五部分 元、明、清(至鴉片戰(zhàn)爭前)
第一章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一、元朝史略
二、明朝史略
三、清朝史略(至鴉片戰(zhàn)爭前)
第二章 禪的僵化與終結
一、元代禪宗的看話禪和“禪凈合一”
二、明朝,禪的僵化與衰退
三、清朝,禪的終結
第三章 從《西廂記》到《紅樓夢》
一、王實甫的《西廂記》
二、羅貫中和他的《三國演義》
三、施耐庵和他的《水滸傳》
四、吳承恩和他的《西游記》
五、曹雪芹和他的《紅樓夢》
結束語
一、四個要講清的問題
二、“一表五法”
三、思維與心理的幾個特點
四、“正道五步”與兩種止觀
五、中國人的認同感
六、封建社會五大病毒
七、人才
八、藝術
九、宗教三要素及四要素
十、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