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馬/列/毛/鄧經典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

定 價:¥12.00

作 者: 王威孚
出版社: 武漢理工
叢編項:
標 簽: 馬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2918363 出版時間: 1900-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頁數: 214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配套的教學指導用書,兼顧教與學兩方面。每章由七個部分組成:學習目的和要求、知識點結構圖、重點難點分析、哲學小辭典、哲學閱讀材料、哲學研討實例、進一步研讀書目。每章中還穿插有擴展知識點的小資料,哲學小辭典中專業(yè)名詞術語中英對照,有些名詞全部配有英文解釋,或在名詞解釋后附上一段中英對照的哲學家引言。本書的特色在于:概述精當,學習內容一目了然;補充材料,知識信息量、涵蓋面增大;教學與研討、進一步研讀結合,理論性、實踐性增強;中英對照,幫助推動雙語教學;圖文并 茂,內容與形式雙雙創(chuàng)新。

作者簡介

暫缺《馬克思主義哲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哲學導論
 一、哲學與生活
 二、哲學是什么
 三、哲學之用
第一章 面向新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一、哲學的基本問題
 二、哲學的歷史發(fā)展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產物
 四、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五、馬克思主義哲學面臨的時代課題
 六、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fā)展
 七、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 世界統一于物質
 一、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范疇及其意義
 二、物質的存在形式:運動、時間、空間
 三、意識的起源、本質和能動作用
 四、世界的統一性在于物質性
第三章 辯證法的無窮奧秘
 一、唯物辯證法是關于聯系和發(fā)展的科學
 二、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對立
 三、普遍聯系及其方法論意義
 四、系統思想和普遍聯系的關系
 五、對立統一規(guī)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及其方法論意義
 七、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
 八、質量互變的復雜性
 九、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
 十、辯證否定觀的基本內容
第四章 對真理的永恒追求
 一、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二、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三、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四、認識過程中的兩次飛躍
 五、真理是客觀的
 六、真理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
 七、真理與謬誤的關系
 八、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九、主體與客體同思維與存在的關系
 十、什么樣的實踐才能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
 十一、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和它的超前性
 十二、真理的價值特性
 十三、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與黨的思想路線的關系
第五章 社會歷史的科學透視
 一、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二、地理環(huán)境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三、正確認識作為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條件的人口因素
 四、生產方式是影響社會歷史變化的決定性因素
 五、社會歷史進程的基本特征
第六章 社會系統及社會歷史演進之謎
 一、社會的經濟結構、政治結構、文化結構及其相互關系
 二、文化的本質和功能
 三、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及其規(guī)律
 四、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及其規(guī)律
 五、社會基本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
 六、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特點
 七、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八、科學技術革命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動力
 九、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十、科技發(fā)展與“全球問題”
 十一、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觀
 十二、黨的群眾路線
第七章 人類價值追求的新境界
 一、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總趨勢
 二、社會進步的標志是社會文明的發(fā)展
 三、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
 四、人的本質
 五、人的價值
 六、人的自由及其實現
 七、人的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