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資料的跨越時間,起于先后被尊為“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的多爾袞統(tǒng)兵入關,迄于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孫中山就職。個別有價值的明代文獻,也收錄于有關章節(jié)之中。所選史料的成文時間,絕大多數在辛亥革命以前,少量在民國初年。新中國成立后成文的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作品,亦選入十余篇。全書史料中,包括皇帝諭旨,太后懿旨,政府文獻,方志記述,名人論著和多位資深專家、教授的現場調查紀實,清末民初多年生活于清代營房中的老者對親身經歷的回顧,并有百余幅館藏近百年的建筑物照片和圖紙。兼收并蓄,精品薈萃:對清代二百余年營房保障的基本面貌,形成了多層次、多方位的反映;對清代不同時期各類軍隊的形成與發(fā)展歷程也給予了應有的關注,使營房保障的興衰榮辱的淵源清晰可見。本書應對部隊各級指揮員,后勤、營房工作人員,對建筑、旅游、考古界的從業(yè)人員,對清史、建筑史、軍制史的研究和教學人員及業(yè)余愛好者,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書共分六編三十七章。編者在每章前加了一段提要。為了與史料相區(qū)別,故用楷書排印。在每一章中,根據不同內容分編若干專題,每一專題中的史料,除個別情況外,均以時間先后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