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選取了道教修煉對中國古典文藝創(chuàng)作思想的影響作為研究論題,并從道教清修與古代文藝創(chuàng)作心態(tài)、道教存思修煉與創(chuàng)作想像、道教形神兼煉主張與創(chuàng)作理想等三個層面展開論述,應當說,研究角度、范圍均較為允當。亦便于作深入開掘。作者的研究工作建立在大量占有資料和深入分析、把握資料的基礎上,對道教的活動、觀念、典籍等方面均作了相當深入的考察,對道教思想的分析以及它對中國古典文論的影響與啟示的研究實在而有理論深度,其中不乏諸多新穎之見,充分體現了作者誠實的研究態(tài)度和扎實的學風。當然,在十幾萬字的篇幅中,就如此宏闊的領域,本書在具體論述上難免會有一些值得商榷之處。如:一個作家不僅可以受到道教的影響,也可以受到儒釋等多方面的影響,一種文藝思想、一個文論范疇也同樣如此,因此,如何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中,在與儒家、道家、禪宗等深入、細致的比較、辨析中,凸顯道教與古典文藝創(chuàng)作思想之間關系的特殊性,這是本書作者應該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另外,如果能對道教觀念與文藝創(chuàng)作思想之間的影響關系進一步做實證研究,也將有助于作者在目前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對這一富有意義的學術論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