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死刑的源頭與彼岸
一問:馬克思如何看待死刑?
一、死刑不承認人的尊嚴
二、死刑只把人當做手段利用
三、死刑是野蠻時代同態(tài)復仇的延續(xù)
四、死刑是社會責任的轉嫁
五、盡早地宣判死刑的死刑
二問:“殺人償命”是否公正?
一、殺人償命:過時的等害報應
二、殺人償命:虛幻的價值平衡
三、殺人償命:缺位的人道關懷
三問:“殺一儆百”有何科學根據(jù)?
一、關于“殺一儆百”的理論根據(jù)
二、關于“殺一儆百”的實證根據(jù)
三、關于“殺一儆百”證明責任的承擔
四、結語
四問:死刑是否合乎人道?
一、人道主義是將人本身視為最高價值的思想體系
二、人道主義是死刑的掘墓人
三、不能把對犯罪人人道與被害人人道混為一談
五問:“少殺”政策如何回歸?
一、少殺政策之濫觴
二、少殺政策之棄置
三、少殺政策之復蘇
四、少殺政策蛻變之原因
五、嚴格限制并最終廢除死刑
六、結語
六問:死刑民意怎樣對待?
一、我國的死刑民意是什么?
二、我國的死刑民意是怎樣形成的?
三、對死刑民意如何引導?
七問:YE刑罪名怎么設置?
一、我國現(xiàn)行《刑法》死刑罪名的設置
二、死刑罪名設置之比較
三、非生命犯罪死刑罪名泛濫
四、多數(shù)死刑罪名閑置不用
五、以故意殺人罪為基點重新設置死刑罪名
六、結語
八問:死緩制度的當代價值是什么?
一、死緩制度之濫觴
二、死緩是新中國的獨創(chuàng)
三、死緩政策的刑法化
四、死緩制度的價值
五、死緩制度的改革設想
六、結語
九問:死刑程序怎樣革新?
一、死刑案件的訴訟證明——從杜培武冤案說起
二、死刑案件的二審程序——從李化偉殺人案說起
三、死刑案件的復核程序——從董偉案談起
四、死刑案件的再審程序——從劉涌案看死緩再審程序
五、結語
十問:死刑的國際公約如何面對?
一、《公約》設定的死刑國際準則
二、我國死刑立法與《公約》之契合面
三、我國死刑立法與《公約》之差距及其改進190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