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期間,日本政要、學者、商人、軍人競相來中國游歷考察,并留下了中國紀行日記或隨筆。學者小林愛雄于1908年來到中國,足跡踏遍上海、蘇州、南京、鎮(zhèn)江、漢口、北京、天津、奉天、大連、旅順等地,回國后撰寫出版了《中國印象記》一書。此書不僅從外國觀察者的視角展現(xiàn)出晚清中國各個層面的景象,而且還清晰地反映出了近代日本人中國觀的演變,具有寶貴的研究價值。《滿韓漫游》是日本近代文學家夏目漱石描寫中國的旅行記。書中記錄了他從1909年9月2日起歷時一個半月游覽“南滿鐵路”沿線的印象,真實地再現(xiàn)了日俄戰(zhàn)爭后日本有計劃地侵略和殖民滿洲的過程。書中記述了他在滿洲與同學、朋友相聚時的懷舊情緒,字里行間凸現(xiàn)出他對日本帝國殖民滿洲的觀感,帶有近代日本知識分子的東方主義色彩。本書對認識錯綜復雜的東亞問題會有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