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外交、國際關系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

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

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

定 價:¥39.00

作 者: 趙可金,倪世雄 著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系列
標 簽: 國際關系

ISBN: 9787309053555 出版時間: 2007-04-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16 頁數(shù): 40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闡釋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的著作。它從中國的立場、中國國家發(fā)展的需要來探索國際關系的理論研究。該書著重思考新時期中國在處理國際事務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包括國家統(tǒng)一、國家安全、國家發(fā)展、國際文化、外交關系等方面。為此,書中對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提出了一個完整的學術規(guī)劃,并對涉及的國家理論、安全理論、發(fā)展理論、文明理論、秩序理論和外交理論等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深入的闡述。 本書既可作為國內高等院校國際政治、政治學等相關專業(yè)的專業(yè)教材,也可供相關科研人員和有關部門工作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趙可金,1975年生,山東昌樂人,現(xiàn)為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法學博士。主要從事國際關系理論、美國政治和政治營銷學理論研究。先后出版《營造未來:美國國會游說的制度解讀》(專著,獲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美國國會與中美關系:案例與分析》(合著)、《全球公民社會與民族國家》等著作。另外,在國內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20多篇?!∧呤佬郏?940年生,安徽舒城人,曾任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問題研究院首任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現(xiàn)為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教育部社科委委員、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國際關系學會副會長、上海美國學會副會長等眾多社會職務。主要從事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中美關系和中國對外關系研究。先后出版《美國國際關系理論流派文選》、《國際關系理論比較研究》、《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教育部確定為研究生教材推薦用書)等著作8部。另外,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80多篇。

圖書目錄

導論 全球化時代中國和平發(fā)展道路的理論訴求
第一節(jié) 當今時代的主題與國際關系理論研究的歷史使命
一、當今時代發(fā)展的趨勢與主題: 和平·發(fā)展·合作·民主
二、 當今時代國際關系領域中的問題和挑戰(zhàn)
三、 當今時代國際關系理論研究的歷史使命與分析范式
第二節(jié) 全球化時代國際關系理論的比較與綜合
一、 權力·自由·正義: 三大流派的爭鳴與共鳴
二、 主流理論的合流與非主流理論的崛起
三、 國際政治的變化蘊含理論創(chuàng)新的時代契機
第三節(jié) 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的指導思想: 馬克思主義
一、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
二、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
第四節(jié) 中國崛起與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的歷史使命
一、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的旗幟,堅持走和平發(fā)展的道路
二、 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的歷史使命
小結
第一章 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的歷史回顧及其學術規(guī)劃
第一節(jié) 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的歷史回顧
一、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圖譜: 三個來源,三個組成部分
二、 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的四大問題 
第二節(jié) 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的學術規(guī)劃
一、 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規(guī)劃
二、創(chuàng)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國際關系理論
第三節(jié) 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一、 宏大理論的失靈與國際關系普遍理論的終結
二、 微觀經驗理論與國際政治學中的行為主義革命
三、中層理論的興起: 全球化時代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的方法論
小結
第二章 中國國家建設理論與新國家觀
第一節(jié) 國家建設與國家統(tǒng)一: 對中國國家建設的理論總結
一、現(xiàn)代國家建設的一般規(guī)律與新中國國家建設的歷史回顧
二、 一國兩制與中國國家建設理論的主要矛盾
三、 新國家觀: 中國國家建設理論的新方向
第二節(jié) 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 中國國家建設之精神紐帶轉型
一、 全球化時代現(xiàn)代國家的認同危機
二、 民族認同的國家化: 從文化認同走向國家認同
三、從民族主義到愛國主義: 中國現(xiàn)代國家認同的基礎變遷
第三節(jié) 國家主權與國際制度: 全球化時代中國的新主權觀
一、 現(xiàn)代主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內在矛盾
二、 全球化與國家主權的挑戰(zhàn)
三、 新主權制度的重構
第四節(jié) 綜合國力及其合法性: 中國國家行為的雙重約束
一、 權力·實力·綜合國力: 國家行為的“硬約束”
二、 合法性危機: 全球化時代現(xiàn)代國家的軟制衡
三、 綜合國力與合法性的合奏: 中國崛起的合法性建構
小結
第三章 中國外交新思維與新外交觀
第一節(jié) 國際社會發(fā)展催生了一場外交學革命
一、 外交與新外交的興起
二、 外交多元化趨勢與多元化外交
三、 全球化時代外交學的革命
第二節(jié) 全球政治時代的新外交觀
一、 全球化時代外交新思維: 機制主義與治理外交
二、 全球化時代外交新思維: 多邊制度外交的強化
三、 全球化時代外交新思維: 公共外交的日益強調
四、 全球化時代外交新思維: 虛擬外交或者電子外交
第三節(jié) 中國的外交新思維與外交理論的發(fā)展
一、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外交環(huán)境的變化
二、 全球化時代中國外交理論研究的方向
小 結
第四章 全球發(fā)展理論與新發(fā)展觀
第一節(jié) 全球化時代及其對發(fā)展理論的挑戰(zhàn)
一、 全球化時代的發(fā)展問題
二、 發(fā)展觀及其演變
三、 全球化時代的新發(fā)展觀
第二節(jié) 中國的科學發(fā)展觀與和平發(fā)展道路
一、 全球化時代中國發(fā)展的特殊性
二、 中國發(fā)展觀的演變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的確立
三、 科學發(fā)展觀的國際內涵: 中國和平發(fā)展道路
第三節(jié) 科學發(fā)展觀與全球發(fā)展理論研究
一、 科學發(fā)展觀與全球化時代的發(fā)展取向
二、 全球化時代中國國家發(fā)展理論的重點與方向
三、 中國的全球發(fā)展戰(zhàn)略: 全球合作的綜合發(fā)展戰(zhàn)略
小 結
第五章 發(fā)展模式多樣化理論與新文明觀
第一節(jié) 世界多樣性與全球化時代的國際政治文明觀
一、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與文明問題
二、世界多樣性: 全球化時代文化和文明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三、 全球化時代的差異政治文明觀
第二節(jié) 和諧世界: 一種國際政治新文明觀
一、 中國國際政治文明觀的演變
二、 和諧世界的提出及其內涵
三、 和諧世界是一種充滿活力的新文明觀
第三節(jié) 新文明觀與模式互動理論
一、 新文明觀與發(fā)展模式多樣化
二、 全球化時代的多模式互動及其規(guī)律
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前景光明
小 結
第六章 國家安全理論與新安全觀
第一節(jié) 安全內涵的擴大與國家安全的研究困境
一、 全球化時代安全特性的變化
二、 安全化: 安全的泛化、軟化與非傳統(tǒng)安全的提出
三、 全球化時代國家安全研究的困境
第二節(jié) 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觀
一、 安全觀問題
二、 當今世界的幾種安全觀
三、 全球化時代新安全觀的發(fā)展趨勢
第三節(jié) 中國的新安全觀與安全理論的新發(fā)展
一、 中國的新安全觀
二、 中國新安全觀與安全理論的發(fā)展
三、 中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與工作機制
小 結
第七章 國際關系民主化與新秩序觀
第一節(jié) 國際體系變革與國際秩序的變遷
一、 變革中的國際體系與國際秩序的變遷
二、 國際秩序中的正義問題: 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提出
三、 全球化時代的國際體系與國際秩序: 全球治理秩序
第二節(jié) 全球化時代的新秩序觀
一、 國際格局多極化與合作精神的成長
二、 經濟全球化與多邊制度主義的興起
三、 國際關系民主化與全球政治秩序民主化
四、 發(fā)展模式多樣化與新區(qū)域主義秩序
第三節(jié) 中國的國際新秩序觀與國際秩序變革
一、 爭論中的國際新秩序觀
二、 中國的國際新秩序觀與國際秩序理論的發(fā)展
三、 參與但不依賴: 中國與國際秩序改革
小 結
結論 和平發(fā)展道路與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發(fā)展前景
一、 中國道路呼喚中國理論
二、 中國理論孕育中國學派
三、 中國學派締造中國模式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