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以為很了解自己的寶寶。是啊,他喜歡吃什么,喜歡玩什么;他喜歡某個人、某件事或者某個物,對這些我們都能毫不費力地一一數(shù)來。然而,在寶寶澄澈的雙眸里究竟隱藏著多少不為我們所知,為我們所誤解,或者我們僅僅一知半解的情緒,我們真的像我們自以為的那樣了若指掌嗎?如果我們清楚這些情緒不僅僅會影響寶定當時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處理不當,它還可能給寶寶的一生帶來許許多的遺憾,我們還能如此坦然如此釋然甚至如此自以為是地面對他的那些情緒嗎?愛,尤其是發(fā)自肺腑的母愛,它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情,每個經歷了懷胎10月的艱辛與一朝分娩時難耐的陣痛,最終將那還在腹中就與自己聲息相通的小寶寶擁在胸前的母親都會有不同的切膚般的真切感受。愛,是一項偉大而又長遠的工程。構筑這項工程的不僅僅是毫無保留的疼愛,更重要的建筑材料是合適的教育。自立、自信、樂觀的品格,游 刃有余的交往技能,有效地駕馭自己情緒的能力——這才是我們能夠給予寶寶一生幸福的真愛。了解寶寶,從寶寶的需要出發(fā),以寶寶能夠接受的方式誘導學會管理自己,幫助他養(yǎng)成自立、自信、樂觀的性格,并非一項難以駕馭的學科,但又確實是一門非常藝術的科學。從生活的點點滴滴開始做起,在我們邁出的每一個微小的腳步里,我們就能看到日漸輝煌的成功的曙光。讀懂寶寶的眼神,讀懂寶寶的心思,從寶寶的需要出發(fā)調整我們的教育策略,那么每個媽媽都能成為教育的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