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桑輯要》是元代司農司編纂的現存最早的官修農書。全書共有六萬五千余字,七卷十門,分別為:典訓、耕墾、播種、栽桑、養(yǎng)蠶、瓜菜、果實、竹木、藥草、孳畜。卷一典訓,講述農桑起源及經史中關于重農的言論和事跡,與農業(yè)技術無關,相當于全書的緒論;卷二耕墾、播種,講耕種操作技能技巧,包括整地,選種及谷類等的栽培種植。卷三栽桑,卷四養(yǎng)蠶,講述種桑養(yǎng)蠶,內容豐富而精細,顯示了農桑并重的特點。卷五瓜菜、果實,講園藝作物,但不包括觀賞植物如花卉等的內容; 卷六竹木、藥草,記載多種林木和藥用植物兼及水生植物和甘蔗;卷七孳畜,講動物飼養(yǎng),牲畜極重醫(yī)療,但不采相馬、相牛之類的內容,取舍較以前的農書不同。其后附《歲用雜事》,即農家家庭計劃。這部書基本上是輯錄前人的著作而成。據該書[原序]遍求古今所有農家之書,披閱參考,刪其繁重,摭其切要,纂成一書二本書輯錄的前人著作,除典訓篇所引經史典籍外,直接引用的書有十六種,其中最主要的是《齊民要術》,字數約占全書的百分之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