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

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

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

定 價:¥38.00

作 者: 於可訓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1055108 出版時間: 2007-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54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教育部“211工程”重點項目《中國文學傳播與接受研究》前期成果的結集。大約包括文學傳播與接受理論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傳播與接受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傳播與接受研究;中外文學相互傳播與接受研究等四大版塊。本書是武漢大學中國文學傳播與接受研究中心承擔的“211”工程重點項目的成果。全書將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世界文學和文藝學這個學科自然地融合貫穿起來,精選了優(yōu)秀的論文,為推進中國文學傳播與接受的研究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作者簡介

暫缺《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文學傳播與接受理論研究
文學接受中“后閱讀”現(xiàn)象的描述與分析
文學閱讀與讀者境遇
出版制度與當代文學場的傾斜
建國初期的稿酬制度及其文學功能
電媒的權力擴張與紙媒的中心失落
共謀或博弈
——試論新文類的生產與傳播
中國古代文學傳播與接受研究
春秋燕饗賦詩傳播功能及其成因
“賦詩斷章”與先秦《詩》學的轉向
《詩》《騷》詮釋與接受的歷史比較考察
屈原形象的歷史詮釋及其演變
論“元和體”之原初內涵及其與接受學的關聯(lián)
宋代詩文的單篇傳播方式初探
談宋代的“潤筆”
《古文真寶》的編者、版本演變及其在韓國、
日本的傳播
李清照詞的經典化歷程
明清散文流派對韓文藝術傳統(tǒng)的接受和疏離
云間派接受唐宋詞之“進路”
——以陳子龍、蔣平階、宋征輿為例
納蘭性德接受唐宋詞述論
論前期五山文學對杜詩的接受和嬗變
——以義堂周信對杜甫的受容為中心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傳播與接受研究
傳播與《女神》的出場及其經典化
中西文化對話語境中余光中詩的
雙重過濾
余光中詩對象征派詩二極對應結構的
接受
語言游戲
——論王蒙對意識流小說的接受
在當代文學與古典文學之間探索
論技術文明對當代文學表意方式的影響
中外文學相互傳播與接受研究
俄蘇文學在二十世紀中國的傳播與接受
外國文學譯介在十七年語境中的嬗變
黑色幽默:美國文學的影響與中國流派的特色
周揚接受俄蘇文學批評的三個維度及反思
屠格涅夫對郁達夫小說創(chuàng)作的影響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