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一個流亡德國的土耳其詩人卡回國給母親奔喪,順便受一家報紙之托,到和前蘇聯(lián)加盟共和國亞美尼亞接壤的邊境城市卡爾斯,采訪市政選舉和自殺的伊斯蘭少女的事件,其間遇到政治糾葛、宗教和民族紛爭以及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的種種乖張離奇的經歷,還偶遇大學女同學,美麗的伊佩克并與之相戀的故事。該作品融陰謀、偵探、愛情于一爐,既有偵探小說的詭秘和離奇,又有愛情小說的動人和纏綿,還有嚴肅文學高超的藝術品位?!堆肥桥聊娇说牡?本小說,故事發(fā)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里。主人公卡,是一位旅居德國法蘭克福的土耳其詩人。因為母親去世,他回到故城伊斯坦布爾參加葬禮。他聽朋友說,大學里最漂亮的女同學伊佩克離婚了。于是卡來到伊佩克所住的邊境小城卡爾斯,名義上是為伊斯坦布爾一家報紙采訪當地市府選舉和女學生接連自殺的新聞,借機要做的則是追求自己的個人幸福,注意,卡所理解的“幸?!?,是這部小說一個關鍵詞,本文后面重點談到。當卡為追求幸福而匆忙趕車時,他沒有注意到長途汽車正駛入一場暴風雪。雪的初降,只是給他帶來“如雪靜默”的詩意。小說的起始,很優(yōu)美也很文學??ǖ竭_卡爾斯后,暴風雪封閉了道路。抓住這個與外界隔絕的機會,當地的軍隊,在一位信奉布萊希特表演體系的演員蘇奈的統(tǒng)領下,發(fā)動了一場地方性政變,搜捕宗教分子,因為在市府選舉中,宗教分子很可能勝出。布萊希特是1950年代東德劇作家,強調宣傳、鼓動和藝術相結合?,F(xiàn)在宣傳、鼓動直接變?yōu)楝F(xiàn)實,這自然是帕慕克玩的黑色幽默,諷刺搞政治的只是在演戲。但宗教分子、庫爾德民族主義者、共產黨人和凱末爾主義者都積極投入了隨政變而來的明爭暗斗,卡也陷足其中……奧爾罕?帕慕克獨家授權中文官方網站:www.pamu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