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千年我們深情回眸,發(fā)現學雷鋒已經經歷了漫長的歷程:20世紀60年代學雷鋒的風起云涌,“文革”中的歧路荒唐,80年代多種思潮沖擊下的漠然視之,以及90年代以來遭遇的種種猜疑和惡搞,雷鋒精神還是走過來了。如今,在這個新的歷史情境之下,曾經深植于我們心中的說不盡的“雷鋒叔叔”,又會面臨著什么樣的拷問,又將演繹出什么樣的話題呢?雷鋒從20世紀80年代起走出了“國門”,但在國內,雷鋒精神卻被有些人逐漸淡忘,逐漸“降價”,甚至逐漸成為被嘲笑的列象,這說起來真是有點悲哀,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思考。西方國家尚且有人學習雷鋒、效仿雷鋒,我們生長在雷鋒的故鄉(xiāng),難道不應該把雷鋒“請”回來嗎?從一定意義上說,弘揚雷鋒精神是為了救助人的靈魂。 他不是什么大人物,自然沒有什么輝煌的文治武功、豐功偉業(yè)。他生活在和平年代,自然沒有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機會。他既沒有劉胡蘭面對鍘刀、慷慨赴死的驚天豪情,也沒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壯烈之舉。然而,他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領袖這樣褒獎他,公眾這樣稱頌他。這直是一個奇跡——雷鋒,他的精神既屬于過去,也屬于現在和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