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中國文化商周姓氏制度研究

商周姓氏制度研究

商周姓氏制度研究

定 價:¥30.00

作 者: 陳絜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社會歷史與文化研究叢書
標 簽: 工具書

ISBN: 9787100053273 出版時間: 2007-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49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姓氏制度是商周時代重要的社會制度之一,理清這一制度的內涵,對于深切領悟商周社會結構及其發(fā)展演變過程,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但由于年代久遠,史載多所不詳,而有關的古文字資料又頗為艱澀難懂,如何正確解讀這些傳世文獻之外的新材料,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深入研考的事情。故而想要在前人認識的基礎之上,對商周姓氏制度這一學術專題有所突破、有所創(chuàng)新,實屬不易。鑒于上述情況,倘若能對該專題作出深入系統(tǒng)的考察,必然會推動中國上古史研究的進展,也將有裨益于考古學、古文字學以及民族學、文化人類學等相關學科的深入。所以,歷來古史研究者對此學術專題均非常重視?!£愋醪┦俊渡讨苄帐现贫妊芯俊芬粫窃谄洳┦繉W位論文的基礎之上增訂而成的。以李學勤先生為主席的答辯委員會諸位專家所作的評語,從宏觀上給了這篇論文一個綜合性的評價,認為該文“對先秦史研究中一個傳統(tǒng)而重要的課題——姓氏制度,作了全面系統(tǒng)和深入細致的研究探索,利用材料比較全面豐富,方法多,角度廣,涉及古文字學、考古學、民族學、文化人類學等各個領域,體現(xiàn)了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論證有深度,在不少問題上有獨到見解,較以往的研究均有不小的突破”。這一看法,我認為是客觀的、妥帖的。近年來,陳絮博士在教學工作之余,認真考慮了諸位評審專家的意見,在資料方面以及具體論證上,又作了認真的修訂與補充,文稿的結構也有了較大的調整,使其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渡讨苄帐现贫妊芯俊芬粫?,大而言之,有四個方面值得肯定。一是將論證重點放在有較大難度的學術問題上,如商代有無“姓”的觀念,周代男子以“孫”相稱的含義何在,周代“賜姓命氏”的來龍去脈,伯仲叔季排行及其所反映的周代宗族結構,東周時期傳統(tǒng)姓氏制度的瓦解與新姓氏制度的形成等等。二是研究具有系統(tǒng)性,從晚商一直貫穿到戰(zhàn)國、秦漢,既剖析了不同歷史階段姓氏制度的特點、形成基礎,又能說明不同歷史階段之間發(fā)展、演變的過程與原因。這項工作,恰恰是以往研究中做得非常薄弱的。三是論述深入透徹,言必有據(jù),不作泛泛之論。四則是努力運用了多學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尤其值得提倡,作者收集了多種盡可能收羅到的材料,包括古文獻、古文字及考古發(fā)掘資料等,一一抉擇,細細辨析,成功地將這些材料加以綜合,使自己的結論建立在對這些資料作扎實考證的基礎之上。 由于作者態(tài)度謹嚴,所用方法又較得當,故在不少重要具體的學術問題上提出了自己的新見解,有所創(chuàng)獲。這似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肯定了史前時代“姓”初緣于血緣組織的標識符號,族居地之名可能是姓之主要來源,當時的姓會分化而產(chǎn)生新的姓?!?.細致、深入地論述了卜辭中“婦某”之“某”為父族族氏名號的看法;提出“多生”是“多甥”,亦包括多舅,乃商王族姻親;認為商代禁婚組織是同一族氏,并不禁止同姓內婚。以上看法,以前學者未做過細致論證,本文所做之工作勝過前人?!?.對周代文獻中有關姓的重要問題發(fā)表了獨到見解,如“庶姓”、“正姓”之內涵,男子稱名中系之以“孫”的含義(認為表示宗子身份)等,特別是說明了伯仲叔季排行在維護宗族內部繼承法則與等級制的作用,有較強的說服力?!?.詳細考述了周代賜姓制與命氏制產(chǎn)生的原因與存在時間。所論亦多為前人所未及?!?.對周代后期隨著封建社會解體而產(chǎn)生的姓、氏合一,姓氏平民化、全民化,庶民獲得姓氏的途徑等疑難問題,都做了精細的研究,論述頗有說服力。 總之,本書對商周姓氏制度這一重要而又有相當難度的學術專題做出了超越前人的工作?! 渡讨苄帐现贫取芬粫?,自撰寫至今,算起來已有八九個年頭。在此書稿即將付梓之際,一方面,要向作者表示祝賀。但于另一方面,我想作者也會有和我相似的感觸,深知這些專題與先秦史其他許多重要問題一樣,都是相當復雜、艱深的。但凡不是一腳在外一腳在里,而是兩腳都跨人先秦史研究殿堂內的同行,都會在研究過程中變得更加冷靜、更加謙虛,明白我們現(xiàn)在所奉獻的只是個人的有待于進一步深化的階段性成果。相信作者能在書稿出版后注意傾聽同行專家學者的意見,隨時改訂自己的某些認識。同時更加關注田野考古與各種古文字資料的新發(fā)現(xiàn),使自己的學術思維能在不斷吸納新資料的過程中保持鮮活性。

作者簡介

  作者陳絜現(xiàn)任職于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古籍研究所,主要從事先秦史、歷史文獻學研究。

圖書目錄

序一 朱鳳瀚
序二 趙伯雄
緒論
一、研究商周姓氏制度的意義
二、商周姓氏制度研究述略與本書的目的及研究方法
(一)古代學者研究成果概述
(二)近現(xiàn)代學者研究成果之述評
(三)存在的問題及本書的目的與研究方法
三、幾點說明
(一)廣義上的姓與姓的形式
(二)關于先秦時期姓與氏的本質問題
第一部分 殷商時期的姓氏制度
小引:關于傳說時代的姓氏問題
第一章 關于殷商時期的“姓”的探討
一、從“殷人子姓”談起
二、關于殷墟卜辭中的“帚”及商代婦名之探討
(一)“帚”字釋義
(二)關于“帚”的身份問題
(三)商代婦名的含義
三、卜辭中的“多生”問題
(一)“多生”與“射”
(二)“多生”與“?”
(三)“多生”即“姻婭之親”說
附表一:卜辭婦名表
附表二:卜辭所見婦名、男子名或地名、族名、國名重合事例表
第二章 殷商時期的族氏名號與族氏命名制度
一、認證族氏名號的方法
(一)卜辭中的族氏名號之認證
(二)商金文中的族氏名號之認證
二、族氏名號的形式與含義
(一)族氏名號的形式
(二)關于復合族氏名號的含義及其相關問題
三、從“寢某”、“子某”等古文字名號材料看殷商族氏名號的主要獲取途徑
(一)商金文中的“寢某”之稱
(二)卜辭及商金文中的“子某”之稱
附表三:卜辭及商金文所見子名、地名重合事例表
第三章 殷商時期族氏名號的使用范圍
第四章 殷商時期姓氏制度的特征及相關歷史問題之檢討
一、殷商時期姓族的社會功能
二、殷商時期的婚禁范圍
第一部分小結
第二部分 封建等級社會下的姓氏制度——從西周到春秋時期
第五章 關于周代的姓氏理論
一、周人的姓氏觀
二、姓、氏在周代社會中的政治與社會功能
三、關于“同姓”、“異姓”、“庶姓”與“正姓”的辨析
第六章 周代封建與賜姓命氏——關于姓、氏兩分問題的探討
一、關于周代賜姓制度的考察
(一)“姓”與“賜姓”
(二)典籍所見賜姓材料的真?zhèn)伪嫖?br />(三)賜姓命氏與周初封建的關系
二、西周、春秋時期的命氏以及命氏的對象、時間與方法
(一)“氏”與“命氏”
(二)命氏的對象
(三)命氏的時間
(四)命氏的形式
三、賜姓命氏制度的實施與周代社會組織結構的變化
第七章 西周、春秋時期的稱名習俗
一、從兩周金文資料看周代貴婦的稱名規(guī)律
二、周代男性貴族以“孫”相稱的含義
三、周代庶民的姓、氏問題
(一)周代的“庶民”
(二)周代庶民的姓、氏問題
第八章 伯仲排行名與周代宗族分級制
一、關于“伯”、“伯氏”與宗族長稱謂
(一)“伯”字的含義
(二)“伯氏”的含義與宗族長的稱謂
二、排行名的使用原則
(一)冠字后以排行名相稱
(二)“嫡長稱伯、庶長稱孟”
三、排行名與周代宗族分級制
(一)周代宗族分級制概述
(二)排行名與大小宗
(三)排行名與宗族內部的分級制
四、燕召諸器銘文與西周早期燕召宗族之形態(tài)——用排行名研究宗族組織結構的一個范例
(一)關于召公封燕
(二)康王時期的燕召宗族
第二部分小結
第三部分 封建等級社會的解體與新型姓氏制度的形成
第九章 姓、氏合一的考察
一、姓、氏合一的諸種表征
二、姓、氏合一的社會成因分析
第十章 姓氏的普及——春秋晚期以降庶民獲取姓氏之探討
一、姓氏的普及
二、姓氏普及的原因
三、庶民獲取姓氏的途徑
第十一章 姓氏的普及與平民宗族組織的崛起
第三部分小結
結語
附錄一:征引與參考書目
附錄二:引用甲骨文、金文著錄書籍簡稱
附錄三:殷商時期王年、王世、卜辭組別對照表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