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美術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母體藝術,它哺育和滋養(yǎng)了悠悠五千年和泱泱1260萬平方千米(含300萬平方千米海疆)的中國各民族的文化藝術。它品類豐盛,形態(tài)紛繁,與民族文化心理及民俗緊密相連,是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同一體。民間美術以其健康、樸實和積極、達觀的人生觀,質樸、率真的表現(xiàn)形式,折射出民族、民間藝術的文化魅力。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我國民間美術的品種和分布,分析了不同品種的民間美術的特點和審美價值,并以民間美術的歷史與文化的源流作為切入點,對其題材與形式、制作工藝與風格進行闡述,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幅較為完整的、文化史意義上的中國民間美術的歷史畫卷,同時提出了研究中國民間美術的現(xiàn)實發(fā)展這一命題,以現(xiàn)代人的視角,重新認識和分析了民間美術的本質特征和基本規(guī)律。將民間美術從文化和生活的層面導向關于審美內蘊和藝術精神的深層思考,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復興和健康發(fā)展。本書可供民俗學、民藝學、美術學與設計藝術的研究者和愛好者閱讀,也可作為普通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輔助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