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禪宗理論和修持風格,曾對世人的價值取向、思想情感和思維方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以至于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不了解禪宗,也就不了解中國佛教的特質,也無法了解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許許多多的文化藝術作品的思想內涵。時輪劫濁,物欲攫人,舉世紛紜,鈍置心法,況禪道深邃,克證難期;余以默契宿因,嗜痂個事,覓衣珠于壯歲,慮魔焰之張狂,故不辭饒舌,綴拾斯文。然投滴巨壑,吹毫太虛,沉沉無補時艱,復將廿載。頃者,莘莘學子,驚顧域外之談禪,攘攘士林,欲振墮落,再請重鑄斯編,冀復燃燈暗室;固知舊鉛新槧,盡同夢里塵勞。唼響撩虛,等是狂思玄辯,禪非言說,旨絕文詞,拈花微笑,能仁已自多余,渡海傳衣,少室徒添滲漏,五家七派,無非自碎家珍,萬別千差,澈何勞豎指,斯編之作,為無為,何有于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