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清高,孤傲,任性,我行我素,特立獨行,嫉妒心和自我意識極強。即便是這樣,養(yǎng)貓人自己卻怎么也說不清楚,為什么會愛上一只貓,并為它孤傲的姿態(tài)所吸引。它時而對你柔情萬分,時而拒人以千里之外,其變幻莫測的貓本性簡直要讓養(yǎng)貓人為之手足無措。好像人類戀愛的男女,愛情中的女人為了提升自己的魅力,與對方若即若離,而使對方陷入夜思日想中。難道貓學會了聰明女人的愛情小伎倆,深諳人類審美距離的拿捏之道嗎?其實,貓征服人類的武器只有一個,那就是它與生俱來的野性和神秘。為了在充滿敵意的動物世界中求得立足之地,貓的祖先——野貓,在捕獵生活中形成了一種不相信任何其他動物,以自我為中心的高傲、孤獨的生活方式。野貓被馴養(yǎng)成家貓后,這種行為模式仍沒有完全改變。大部分家貓都有很強的獨立性而不過分依賴人類。即便是被飼主遺棄,貓也可以迅速從悲痛中走出而成為具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街頭浪子,甚至野化回歸成野貓。在人類所有的寵物中,貓的馴化史較短,只有3000—4000年家養(yǎng)史,人類很難在較短時間內改變貓的孤僻、獨立、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特征。而狗是馴化最早的動物,具有將近上萬年的馴養(yǎng)史。貓的馴化程度比狗低得多,所以貓對待人類的態(tài)度,和狗并不一樣,忽冷忽熱,若即若離,始終游離在人類視線之外,讓愛貓的人類欲罷不能。但可以肯定的是,家養(yǎng)和馴化程度越高,對人類的依賴性越明顯,因而與人類的有效配合會越好。貓從祖先遺傳下來的貓本性決定了它的生活態(tài)度,只不過弱肉強食的捕獵時代由人類提供的飽食生活所替代。其實,在貓的內心深處,說不定也存有一絲迷惑,同樣作為人類的寵物,為什么狗卻像人類的尾巴一樣時刻和人類廝混在一起。這或許是貓對狗這種動物天生不屑一顧的原因吧!所以,愛貓的人類,現(xiàn)在應該明白自己為什么為貓而狂了吧!了解了貓本性,在和貓相處時,人類應該充分尊重它,理解它,建立人貓之間的和諧關系。,這本小書主旨在于,用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探索貓的秘密心靈。通過閱讀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中,居然懂得了貓的內心法則。為愛貓的你和貓之間搭起一座直通心與心的橋梁,是這本小書最終想抵達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