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基礎醫(yī)學實驗基礎醫(yī)學

實驗基礎醫(yī)學

實驗基礎醫(yī)學

定 價:¥43.00

作 者: 劉利兵、尹維宏
出版社: 第四軍醫(yī)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醫(yī)學實驗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10863315 出版時間: 2007-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76 字數:  

內容簡介

  《實驗基礎醫(yī)學》打破了學科間的壁壘,有機地融合了基礎醫(yī)學的實驗內容,不僅包含基本的基礎醫(yī)學實驗理論和技術,還有醫(yī)學發(fā)展前沿的新技術。《實驗基礎醫(yī)學》分為三篇,共26章,具體包括醫(yī)學實驗的程序、實驗報告與論文的撰寫、生物信號采集與處理系統(tǒng)、醫(yī)學實驗動物及其操作技術、組織細胞培養(yǎng)技術、染色體分析技術、機能學實驗等。該書具有綜合性、創(chuàng)新性、實用性的特色,可作為五年制、七年制醫(yī)學本科生創(chuàng)新教育的重要教材之一,亦可作為研究生和??粕膮⒖冀滩?。

作者簡介

暫缺《實驗基礎醫(yī)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理論篇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實驗基礎醫(yī)學概述
第二節(jié) 實驗基礎醫(yī)學的教學內容及要求
第二章 實驗研究的程序及人員條件
第一節(jié) 醫(yī)學實驗的程序
第二節(jié) 科學實驗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第三章 文獻綜述及文獻檢索
第一節(jié) 文獻綜述
第二節(jié) 文獻檢索
第四章 科學研究的選題和設計
第一節(jié) 科研選題
第二節(jié) 實驗設計的基本知識
第五章 數據的記錄與處理
第一節(jié) 實驗研究的記錄
第二節(jié) 實驗數據的處理
第六章 實驗報告與論文的撰寫
第一節(jié) 實驗報告的撰寫
第二節(jié) 實驗論文的撰寫
第七章 醫(yī)學實驗的數學模型
第一節(jié) 數學模型簡介
第二節(jié) 醫(yī)學的數學化
第三節(jié) 建立數學模型的原則、方法和一般步驟
第四節(jié) 醫(yī)學實驗中數學建模舉例
第二篇 技術篇
第八章 醫(yī)學實驗常用儀器
第一節(jié) 生理記錄儀
第二節(jié) 生物信號采集與處理系統(tǒng)
第三節(jié) 換能器
第四節(jié) 電刺激儀器及其附屬設備
第五節(jié) 752 C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第六節(jié) 電動離心機
第七節(jié) 電泳儀
第八節(jié) 酶標儀
第九節(jié) 酶標洗板機
第十節(jié) 顯微鏡
第九章 醫(yī)學實驗動物及其操作技術
第一節(jié) 醫(yī)學實驗動物概述
第二節(jié) 實驗動物的安全防護要求
第三節(jié) 常見人類疾病動物模型
第四節(jié) 常用醫(yī)學實驗動物及選擇原則
第五節(jié) 動物實驗前的準備
第六節(jié) 實驗動物的給藥途徑及取血方法
第七節(jié) 實驗動物的外科技術及急救
第八節(jié) 實驗動物的處死及尸體處理
第九節(jié) 動物離體標本制備
第十節(jié) 動物血壓及心電圖的測定
第十章 膜片鉗技術
第一節(jié) 膜片鉗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二節(jié) 膜片鉗的多種記錄形式
第三節(jié) 膜片鉗實驗操作
第四節(jié) 膜片鉗離子單通道記錄
第五節(jié) 膜片鉗全細胞記錄
第十一章 組織細胞培養(yǎng)技術
第一節(jié) 細胞培養(yǎng)的基本技術
第二節(jié) 細胞培養(yǎng)的操作步驟
第三節(jié) 培養(yǎng)細胞的常規(guī)觀察
第十二章 染色體分析技術
第一節(jié) 染色體制備
第二節(jié) 染色體G顯帶技術
第三節(jié) 染色體C顯帶技術
第四節(jié) 姐妹染色單體分化染色
第五節(jié) 小鼠骨髓的染色體制備
第六節(jié) 小鼠骨髓嗜多染紅細胞微核的測定法
第十三章 分子生物學技術
第一節(jié) 核酸探針標記及原位雜交
第二節(jié) 多聚酶鏈式反應技術(PCR技術)
第三節(jié) 基因克隆技術
第四節(jié) 基因芯片技術
第五節(jié) 蛋白質組學的相關技術
第十四章 免疫學技術
第一節(jié) 免疫標記技術
第二節(jié) 單克隆抗體技術
第三節(jié) 細胞免疫檢測技術
第十五章 細菌學實驗基本技術
第一節(jié) 細菌形態(tài)檢查法
第二節(jié) 細菌培養(yǎng)檢測技術
第十六章 組織學技術
第一節(jié) 制片技術
第二節(jié)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
第十七章 流式細胞術及其應用
第一節(jié) 流式細胞術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jié) 流式細胞術的樣品制備
第三節(jié) 流式細胞術的應用
第十八章 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技術
第一節(jié) 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技術原理
第二節(jié) 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的應用及熒光探針
第三節(jié) 共聚焦熒光探針技術
第四節(jié) 共聚焦熒光探針染色方法
第三篇 實驗篇
第十九章 模擬實驗
第二十章 機能學實驗
第一節(jié) 生理學實驗
一、蛙坐骨神經雙相、單相動作電位的引導
二、蛙坐骨神經興奮傳導速度和不應期測定
三、電刺激的強度和頻率與骨骼肌收縮反應的關系
四、負荷與骨骼肌收縮的關系
五、蛙心活動起搏點的觀察
六、觀察蟾蜍心臟的期前收縮和代償間歇
七、觀察不同因素對家兔心血管系統(tǒng)活動的影響
八、觀察不同因素對家兔膈神經電活動和膈肌張力變化的影響
九、去大腦僵直
第二節(jié) 藥理學實驗
一、藥物半數致死量(LD30)的測定
二、藥物對大白鼠肛尾肌的作用(PA2值的測定)
三、水楊酸鈉生物半衰期的測定
四、磺胺類藥物的藥代動力學參數測定
五、有機磷脂類藥物中毒與解救
六、藥物的鎮(zhèn)痛作用
七、巴比妥類藥物的抗驚厥作用
八、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對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
第二十一章 形態(tài)學實驗
第一節(jié) 正常細胞的形態(tài)觀察
第二節(jié) 腫瘤細胞的形態(tài)觀察
笫三節(jié) 正常組織的形態(tài)觀察
第四節(jié) 腫瘤組織的形態(tài)學觀察
第二十二章 分子生物學實驗
第一節(jié) 蛋白質提取
第二節(jié) 蛋白質電泳
第三節(jié) PCR實驗
第四節(jié) DNA的體外重組技術
第二十三章 微生物及免疫學實驗
第一節(jié) 雙向電泳擴散
第二節(jié)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第三節(jié) 細菌的生化鑒定法
第四節(jié) 細菌血清學鑒定法
第二十四章 醫(yī)學化學和藥學實驗
第一節(jié) 醫(yī)學化學實驗
第二節(jié) 藥學實驗
第二十五章 實驗動物行為學實驗方法
第一節(jié) Morris水迷宮實驗
第二節(jié) Y-迷宮實驗
第三節(jié) 穿梭箱實驗
第四節(jié) 避暗實驗
第五節(jié) 曠場實驗
第六節(jié) 爬桿回避實驗
第七節(jié) 跳臺實驗
第八節(jié) 耐力實驗和力竭實驗
第二十六章 綜合實驗
第一節(jié) 影響心臟活動的化學因素
第二節(jié) 豚鼠離體心肌組織心房肌細胞內動作電位及收縮力的同步記
第三節(jié) 哺乳動物血壓的調節(jié)
第四節(jié) 擬腎上腺素藥與抗腎上腺素藥對大鼠血壓的影響
第五節(jié) 高鉀血癥
第六節(jié) 家兔膈肌電活動的記錄
第七節(jié) 心律失常模型的建立與藥物作用
第八節(jié) 磺胺嘧啶鈉的吸收與分布
第九節(jié) 家兔失血性休克搶救不當致肺水腫的實驗觀察
第十節(jié) 缺氧模型的復制及其影響因素的探討
第十一節(jié) 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微循環(huán)觀察及解救
第十二節(jié) 實驗性胃潰瘍模型的建立與防治
第十三節(jié)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其影響因素
第十四節(jié) 幽門螺桿菌小鼠模型的建立及檢測
第十五節(jié) 泌尿功能綜合實驗
第十六節(jié) 免疫系統(tǒng)實驗
第十七節(jié) 抗生素對小鼠體內感染的保護性實驗
第十八節(jié) 家兔尿生成的影響因素及利尿藥的作用
第十九節(jié) 發(fā)熱模型復制及其機制探討
附錄
附錄一 常用生理鹽溶液的配制
(一)常用生理鹽溶液的配制
(二)常用生理鹽溶液的用途
(三)生理鹽溶液配制的注意事項
(四)生理鹽溶液的離子成分
附錄二 常用緩沖液的配方
(一)緩沖液組成成分
(二)配制緩沖溶掖的注意事項
(三)常用緩沖液配制
附錄三 常用酸堿濃度
(一)常用酸堿含量
(二)酸溶液
(三)堿溶液
(四)常用酸堿百分比濃度、相對密度和mol/L之間的關系
附錄四 常用抗凝劑的配制及用法
(一)肝素
(二)草酸鹽合劑
(三)枸櫞酸鈉
(四)蘋酸鉀
(五)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
參考文獻
中英文名詞對照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