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知識讀物亞里士多德的智慧

亞里士多德的智慧

亞里士多德的智慧

定 價:¥28.00

作 者: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原典;劉燁、曾紀軍 編譯
出版社: 中國電影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亞里士多德

ISBN: 9787106027964 出版時間: 2007-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22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亞里士多德是古代科學和哲學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一個百科全書式的思想體系,在西方文化史、哲學史和科學史上占有顯赫的地位。如果真有所謂人類導師的話,就應該認為亞里士多德是這樣一個人。亞里士多德被稱為“學問之父”,他建立了邏輯學和生物學基礎,是古希臘哲學集大成者,是許多學科奠基人之一。獨創(chuàng)邏輯學和生物學,其歷史地位是同時代人及無數(shù)后人所不及的?!皻v史上無與倫比的人物”“最博學的人物 ”,他無愧于這些評價?!秮喞锸慷嗟碌闹腔郏簛喞锸慷嗟掠钪嬲軐W解讀》從形而上學、倫理學、邏輯學、精神哲學、文藝學、教育學、自然科學等方面一一闡釋,力求深入淺出,通暢易懂,讓人有大徹大悟之感,有茅塞頓開之慨!

作者簡介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年),古希臘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亞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父親是馬其頓王的御醫(yī)。公元前366年亞里士多德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圖學園學習,此后20年間亞里士多德一直住在學園,直至老師柏拉圖去世。柏拉圖去世后,由于學園的新首腦比較同情柏拉圖哲學中的數(shù)學傾向,令亞里士多德無法忍受,便離開雅典。盡管自己的學生已經(jīng)是貴為國王,亞里士多德并沒有一直留在國王身邊,他決定回到雅典,建立自己的學園,教授哲學。亞里士多德得非常重視教學方法,他反對刻板的教學方式,于是他經(jīng)常帶著學生在花園林蔭大道上一邊散步、一邊討論哲理,因此后人把亞里士多德學派稱作“逍遙學派”。亞里斯多德師承柏拉圖,主張教育是國家的職能,學校應由國家管理。他首先提出兒童身心發(fā)展階段的思想;贊成雅典健美體格、和諧發(fā)展的教育,主張把天然素質,養(yǎng)成習慣、發(fā)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個源泉,但他反對女子教育,主張“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務于閑暇。亞里士多德一生勤奮治學,從事的學術研究涉及到邏輯學、修辭學、物理學、生物學、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美學等,寫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書,據(jù)說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論》、《形而上學》、《物理學》、《倫理學》、《政治學》、《詩學》等。他的思想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創(chuàng)立了形式邏輯學,豐富和發(fā)展了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對科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圖書目錄

第一輯 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
一、形而上學概況
二、“四因說”與柏拉圖的“原型理論”
三、共相與個體
四、“隱德來?!迸c目的的實現(xiàn)
五、實體論與宇宙
六、感覺·經(jīng)驗·技藝·智慧
七、探尋科學的本性及目標
八、關于真理的探索
九、事物的開端
十、事物的原因
十一、事物的元素
十二、事物的必然性
十三、潛能
十四、質
十五、缺失
十六、部分和整體
十七、本質與形式
第二輯 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
一、倫理學與理性道德
二、倫理學與形而上學
三、理智與道德
四、中庸哲學
五、個人修養(yǎng)與恢弘大度
六、至高無上的德行
七、選擇是德性所固有的
八、考慮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九、愿望是有目的的
十、勇敢就是恐懼與魯莽之間的中道
十一、節(jié)制是快樂方面的中道
十二、公正是最完善的德性
十三、探索真理的方式
十四、道德形成于習慣
十五、慷慨是財富方面的適度
十六、大方的人是花錢的藝術家
十七、大度是德性之冠
十八、溫和是怒氣方面的適度
十九、友善
二十、誠實
二十一、機智
二十二、羞恥
二十三、獸性與病態(tài)
二十四、堅強與軟弱
二十五、不自制與放縱
二十六、自制與固執(zhí)
第三輯 亞里士多德的幸福原理
一、友愛是生活中最必需的東西
二、快樂最適合人類的天賦
三、幸福是人生的目的
四、如何獲得幸福
五、快樂與實現(xiàn)活動
六、快樂與幸福
七、肉體快樂
八、友愛的終止
九、友愛與自愛
十、友愛與善意
十一、友愛與團結
十二、施惠者更愛受惠者
十三、兩種自愛
十四、幸福的人也需要朋友
十五、朋友需要限量
十六、好運中的朋友與厄運中的朋友
第四輯 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
一、邏輯學概論
二、邏輯學之父
三、范疇與語言
四、關于實體
五、經(jīng)典的三段論
第五輯 亞里士多德的公民教育論
一、人的社會性本能
二、靈魂統(tǒng)治肉體
三、財產的獲得方式
四、靈魂比財富更珍貴
五、公民應該具有的秉性
六、通過三種途徑成為善良賢明之人
七、閑暇也是一種德性
八、關于婚姻和生育
九、對嬰兒的訓練
十、兒童教育
十一、教育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十二、閑暇比勞動更為可取
十三、體育教育
十四、音樂教育
第六輯 亞里士多德的人生論
一、摹仿出于我們的天性
二、什么是幸福
三、什么是好東西
四、什么是高尚
五、快感是讓靈魂恢復到自然狀態(tài)
六、發(fā)怒與喜愛
七、什么是恐懼
八、什么是羞恥
九、什么是慈善
十、什么是憤慨
十一、羨慕的對象
十二、年輕人的性格
十三、老年人的性格
十四、壯年人的性格
十五、高貴出身對性格的影響
十六、財富對性格的影響
十七、權力和好運對性格的影響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