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部分的易學文化,在中國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文學所要反映的對象是生活,自然離不開對易學文化的描寫。《三國演義》是一部杰出的歷史演義小說,包含著豐富的易學文化。長期以來,人們談到文學作品包括《三國演義》往往對其中的易學文化避而不談,或者一概地斥之為封建迷信。本書認為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度龂萘x》中易學文化內容與其他方面的內容相輔相成,滿足了不同層次人們的文化需求,做到了雅俗共賞。天命是不可逆轉的歷史規(guī)律這一基調,使《三國演義》全書充滿了濃重的悲劇色彩。五德終始說、天人感應論、占星術、占夢術等都加強了《三國演義》的藝術性,讓讀者感覺到事情就應該這樣發(fā)展。易學文化對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起了重大的作用。本書以諸葛亮、關羽、曹操這三個最為典型的人物形象為例進行說明。本書認為易學文化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正如馬克思主義所認為的,科學前進一步就是迷信。易學文化只能對事情起一種輔助作用,指導我們趨吉避兇,但一味相信就是迷信了?!度龂萘x》對真正的迷信進行了堅決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