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全面闡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經濟學、政治學、軍事學、法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化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各種學科的研究視角和分析方法,準確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要根據對歷史經驗的正確總結、對當前形勢的科學判斷以及對國內外情況的深入比較,深刻論述六中全會的《決定》提出的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系列重大舉措。要圍繞堅持協(xié)調發(fā)展、加強制度建設、創(chuàng)建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激發(fā)社會活力、加強黨的領導等重要課題,進行深入研討,努力對理論熱點問題和實踐難點問題作出有理有據的分析,特別是針對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一些突出問題,提出澄清思想、釋疑解惑的理論見解和化解矛盾、推動發(fā)展的對策建議。同時,還要密切關注和敏銳把握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中國人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創(chuàng)舉和豐富實踐中獲得的升華和發(fā)展。六中全會《決定》以簡潔、凝練、清晰的語言指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边@是對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新的概括,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發(fā)展史上被所未有的重大理論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