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小說借著一所公館的繞索寫出了舊社會中前后兩家主人的不幸的故事……不勞而獲的金錢成了家庭災禍的原因和子孫墮落的機會。富裕的寄生生活使得一個年輕人淹死在河里,使得一個闊少爺病死在監(jiān)牢中,使得兒子趕走父親、妻子不認丈夫。憩園的舊主人楊家垮了,它的新主人姚家開始走著下坡路。連那個希望「揩干每只流淚的眼睛」的好心女人將來也會悶死在這個公館里面,除非她有勇氣沖出來。作者就是在這個公館裹出生的。我寫的是真實的生活?!俄瑘@》中的楊老三楊夢癡就是《家》里面的高克定。他的死亡是按照他真實的結局寫的。有人批評我「同情主人公,憐憫他們,為他們感到憤怒,可是……沒有一個主人公站起來為改造生活而斗爭過?!剐≌f《憩園》中就沒有一個敢于斗爭的人。我的小說只是替垂死的舊社會唱挽歌。然而這一切終于像夢魘似的過去了。我的祖國和人民,還有我的讀者今天正邁著大步向無限光明的未來前進。過去痛苦的回憶和新舊社會的對比,只能加強他們前進的勇氣和信心。法國的朋友和讀者倘使從這個憂郁的故事中看到我們在其中生活過的舊社會,更加理解擺脫了舊枷鎖的新中國人意氣昂揚的精神面貌和我們迫切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愿望和決心,熱情地緊握我們伸過去的友誼的手,那么作為小說的作者,我再沒有更多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