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無·有:禪與詩

無·有:禪與詩

無·有:禪與詩

定 價:¥24.00

作 者: 鄭茜 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學

ISBN: 9787801238900 出版時間: 2007-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頁數(shù): 19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不著于有,不著于地,不著于兩邊,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仿佛雪上無痕,但我們卻分明看到了人影;又如大野無聲,但耳際卻分明掠過了蕭聲;只是定睛一看,人去無蹤;凝神細聽,蕭也失音。這是一種難以解析的美。

作者簡介

暫缺《無·有:禪與詩》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引子
第一章 太虛無實可追尋,不可說處留音聲——禪·詩:蒲團靜悟與詩情沉醉的互攝
一 無言的禪
二 無言而言的禪
三 無言之言的禪詩
第二章 一片冷香惟有夢。十分清瘦更無詩——禪·詩:流變與發(fā)展
一 魏晉佛理詩的起源
二 高潮迭起的唐宋禪詩
(一)坐看云起時——禪詩在唐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永夜禪子,泠然心境
(二)廬山煙雨浙江潮——禪詩在宋
覆卻萬方無準,安排一字有神
禪如春,文字則花
三 元、明、清禪詩的嬗變
第三章 圓滿光華不磨鏡,掛在青天是我心——禪詩的美學特質(zhì)
一 無人之境——禪詩意境談
二 無聲之吟——禪詩音律談
三 無形之象——禪詩意象談
第四章 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禪對中國古代詩歌傳統(tǒng)的豐富及對士大夫詩人的人格影響
一 意境、興趣、神韻——禪對古代詩歌理論的影響
二 苦吟與隨機——禪對古代詩歌語言的影響
三 通感、藝術(shù)辯證法、詩人的性靈——禪對古代詩人藝術(shù)思維及人格的影響
第五章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對詩禪相通的哲學分析
一 詩本體與禪的相通
二 禪境界與詩的相通
三 “為禪”、“為詩”辯
結(jié)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