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群寫了不少文章和書,一、本書開宗明義,“創(chuàng)新精神是創(chuàng)新素質的首因”。創(chuàng)造是最高的智慧,是個復雜的、多因素的活動,但第一位的是創(chuàng)造精神。創(chuàng)造是“第一次”、“前所未有”,即公認的“是”,你說非;都認為“正確”,你說是錯誤。最后證明你是對的。誠然,沒有顛覆意識、不怕犧牲的心理品質是不可能創(chuàng)造的?!邦嵏病薄ⅰ安慌隆本褪莿?chuàng)造精神。所以,創(chuàng)造精神不是維護既定事物(知識)的科學性、正確性,而是挑剔、指責它的錯誤,創(chuàng)造精神就是批判精神。沒有批判就沒有科學,沒有批判就沒有創(chuàng)造。委實,創(chuàng)造精神是創(chuàng)造的前提,是創(chuàng)造的首因。二、含有較高的有效信息量。傳統(tǒng)的觀點強調書和文章的科學性、正確性。其實,科學、正確的不一定是有價值的。科學≠有效,如,內容是正確的,但全是大家(讀者)都熟知的,這叫“科學而無效”。所以信息社會,在強調“信息價值”的時候,不要忽視“無效信息”。當前不少文章、書籍、報刊是你抄我、我抄你,構成了龐大的“信息垃圾”。本書有新觀點、新材料、新方法,不少問題題是用一個新的視角,或改變角度認識問題,使人耳目一新,是一本有價值的書。三、注意了理論聯系實際。理論、實踐是相互聯系的兩個范疇,理論的一個重要功能是指導實踐。思維、創(chuàng)新是一個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而且往往是交織在一起進行的。作者有意地將兩者融為一體,界定概念、講理論,接著貼切的舉出實例(聯系實際),理論、實際熔為一爐,有血有肉,結構嚴密,文辭肯綮,通俗易懂。四、本書的文筆口語化是一種智慧。魯迅先生有句名言,吃是草,擠出來的是奶。也就說,好文章是一種個性化思考。作將材料經過咀嚼消化,轉化為自己的血肉,然后,用自己的言吾、方式寫出來。文章一氣呵成,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