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情境中的自我與人格
西方歷史中的自我
19世紀關于自我的觀點
威廉·詹姆斯的遺產:在浪漫主義和現(xiàn)代性之間
詹姆斯和整體性自尊
批評的聲音
拉康等人
人格和性格
小結
第2章 精神分析視角中的自我:“經典模型”
弗洛伊德元心理學中“受到驅策的”自我
自體及其功能:向自我邁進的一步
克萊恩的客體關系及自我
萊希:性格盔甲和自我
自戀和邊緣病態(tài)中的自我
小結
第3章 精神分析視角中的自我:“發(fā)展”模型
經驗的早期組織者
兒童階段自我的病理性和正常發(fā)展
兒童期自我發(fā)展的行為觀
母親-嬰兒互動和自我的組織
生命過程中的自我
第4章 精神分析視角中的自我:20世紀后期的理論和技術
科胡特和“自我心理學”
科恩伯格和“客體關系”
第5章 阿德勒和新弗洛伊德理論中的社會與人際自我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自我
阿德勒和自我的(不)統(tǒng)一
對心理動力學自我的社會研究方法
凱仁·霍妮
艾里克·弗洛姆
沙利文
小結
第6章 榮格和后榮格視角中的心理動力自我
心理的基本結構
原型理論
人格面具
阿尼瑪/阿尼姆斯
陰影
作為原型的自我
小結
第7章 認知視角對自我的理解
認知視角:一般性問題
認知對自我的研究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
小結
第8章 人本主義、存在主義和超個人視角中的自我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