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自我實現(xiàn)/勵志個人修養(yǎng)與自我完善自我與人格結構

自我與人格結構

自我與人格結構

定 價:¥18.00

作 者: (美)布里尼克、等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心理治療核心概念系列叢書
標 簽: 個人修養(yǎng)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11161717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13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人格理論的歷史是人類本質在其自身中的反映。這是一種心理的歷史,被人類的自身特點所照亮,同時又被人類的局限所阻礙。要建立關于自我以及人格的推論是一個挑戰(zhàn)。首先,很多學科對于自我這個題目都感興趣,但是這種多學科性同時又使自我的概念變得更加復雜。事實上,絕大多數(shù)心理治療的奠基人和咨詢師同時也是某種人格理論的專家。關注在不同的人格情境中,不同的心理治療和咨詢理論對自我的觀點。對于這些理論,我們要探尋的是一種理論中的自我何以是獨特的,而且與其他理論中的自我有何不同。

作者簡介

暫缺《自我與人格結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情境中的自我與人格
 西方歷史中的自我
 19世紀關于自我的觀點
 威廉·詹姆斯的遺產:在浪漫主義和現(xiàn)代性之間
 詹姆斯和整體性自尊
 批評的聲音
 拉康等人
 人格和性格
 小結
第2章 精神分析視角中的自我:“經典模型”
 弗洛伊德元心理學中“受到驅策的”自我
 自體及其功能:向自我邁進的一步
 克萊恩的客體關系及自我
 萊希:性格盔甲和自我
 自戀和邊緣病態(tài)中的自我
 小結
第3章 精神分析視角中的自我:“發(fā)展”模型
 經驗的早期組織者
 兒童階段自我的病理性和正常發(fā)展
 兒童期自我發(fā)展的行為觀
 母親-嬰兒互動和自我的組織
 生命過程中的自我
第4章 精神分析視角中的自我:20世紀后期的理論和技術
 科胡特和“自我心理學”
 科恩伯格和“客體關系”
第5章 阿德勒和新弗洛伊德理論中的社會與人際自我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自我
 阿德勒和自我的(不)統(tǒng)一
 對心理動力學自我的社會研究方法
 凱仁·霍妮
 艾里克·弗洛姆
 沙利文
 小結
第6章 榮格和后榮格視角中的心理動力自我
 心理的基本結構
 原型理論
  人格面具
  阿尼瑪/阿尼姆斯
  陰影
 作為原型的自我
 小結
第7章 認知視角對自我的理解
 認知視角:一般性問題
 認知對自我的研究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
 小結
第8章 人本主義、存在主義和超個人視角中的自我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