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原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是由著名學者姜亮夫先生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起來的,1983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立。首任所長為姜亮夫先生,副所長為徐規(guī)先生和平慧善先生。后來先后主持工作的有崔富章先生、龔延明先生。在這些老所長的苦心經營下,在全所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本所現(xiàn)已成為海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傳統(tǒng)文化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基地?,F(xiàn)全所設有先秦文獻、中古語言文獻、敦煌學、宋學四個研究室;有教授、博士生導師11人(其中4人系兼任),副教授5人,講師1人,其中有二人被評為浙江省特級專家;55歲以下的研究人員中除1人在讀博士外,其余均有博士學位(其中2人馬博士后)。此外,還有博士后研究人員6人。1983、1984年,本所所屬的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yè)先后獲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20多年來共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68人、博士研究生59人(另外博士后出站13人)。這些畢業(yè)生基礎扎實,知識全面,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如陳戍國、陳剩勇、劉躍進、傅杰、黃征等及留在本所工作的一些中青年教授。目前在讀的碩士研究生有16人、博士研究生有31人。本所教師近年來承擔了《敦煌文獻合集》、《中國歷代登科總錄》、《楚辭學研究叢書》、《中國經學文化史》、《孫詣讓全集》等一些國家和教育部的重大科研項目;出版學術著作近百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炙中國語文》、《文史》等重要刊物發(fā)表論文700多篇;獲省部級以上獎項3。多項,其中有首屆國家社科基金頊目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l頊,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一等獎2頊、二等獎2頊、三等獎2頊,中國社科院青年語言學家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頊,中國社科院胡繩青年學術獎l頊,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獎三等獎3項,國家圖書獎提名獎3頊,浙江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4頊,獲教育部青年教師獎和中國優(yōu)秀博士后榮譽稱號各一人次。1994年,本所和中文系古漢語教研室聯(lián)合申報的漢語史(含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科被評為浙江省重點學科;2000年、2004年,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科繼續(xù)被評為浙江省重點學科;1999年12月,本所部分教師參與組建的漢語史研究中心被評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本所融文史兩大學科的研究力量于一體,注重以語言文字研究為基礎的傳統(tǒng)文化研究,呈現(xiàn)出專精和博大的治學特色。其中在許多研究領域,如三禮經學研究、楚辭學研究、職官科舉制度研究、朱熹研究、敦煌學研究、中古漢語研究,都處在海內外研究的前列。為了紀念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本所學術委員會決定編選一本紀念文集,并編輯一套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叢書。前者已由中華書局在2003年出版?,F(xiàn)在呈獻給讀者的是叢書系列。這些著作的作者都是本所的專任教師,他們中既有久享盛譽的老前輩,也有成就卓著的中年學者,還有已在儕輩中嶄露頭角的學術新銳。本叢書的出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示本所的研究實力和本所二十年走過的歷史軌跡,也是對本所二十年來所取得的成績的一次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