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小說中國古典小說正說水滸

正說水滸

正說水滸

定 價:¥33.00

作 者: 李真瑜 著
出版社: 京華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學理論

ISBN: 9787807243236 出版時間: 2007-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32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水滸傳》曾被稱為中國說部第一奇書,也是一部世界級的偉大小說,其內(nèi)容與形式都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在中國古代小說中,《水滸傳》所呈現(xiàn)的中華民族令人心靈震撼的一段歷史記憶,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其問世六、七百年以來一直受到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特別是它的人物與思想更為人們津津樂道,并引發(fā)出種種爭議,或褒或貶,眾說紛紜。本書以尊崇經(jīng)典的態(tài)度和求證歷史的文化精神,帶著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文理念和感受,對《水滸傳》人物及思想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作出學理性解讀,是謂之“正說”云。

作者簡介

  李真瑜,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東牟平。1977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后獲文學博士學校,現(xiàn)為該校文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著作有《明清吳江沈氏文學世家論考》、《北京戲劇文化史》、《城市文化與戲劇》、《明代小說史》等。

圖書目錄

上篇 亂世悲歌——水滸人物說之一 “你也無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說梁山第一任寨主白衣秀士王倫 (一)一口烏氣上梁山——王倫落草的偶然性 (二)無大量大才,使王倫難以成為受眾人擁戴的領(lǐng)袖 (三)王倫定律—一王倫形象的獨特歷史認識價值之二 “梁山泊義士尊晁蓋” ——說梁山第二任寨主托塔天王晁蓋 (一)“義”字當先 (二)被“忽悠”的天王 (三)梁山奪泊的意義 (四)晁、宋之爭之三 “為主,全忠仗義;為臣,輔國安民” ——說梁山第三任寨主呼保義宋江 (一)“宋江寇東京,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宋江其人的由來 (二)“身在官府,心在江湖”和“身在江湖,心在朝廷” ——宋江人生的特點, (三)“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宋江的主導思想 (四)“能結(jié)義梁山,為一百單八人之主”——宋江的文才武略 (五)“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宋江的悲劇 (六)“神聚蓼兒洼”——梁山,宋江最后的精神家園之四 “風塵大行,皮毛終壞” ——說梁山副寨主玉麒麟盧俊義 (一)逼上梁山風塵大行 (二)性格平易,行為相范 (三)生逢亂世,皮毛終壞之五 沉淪的智者 ——說梁山軍師智多星吳用 (一)智者之狡 (二)智者之毒 (三)智者之愚之六 天涯孤客 ——說豹子頭林沖 (一)逼上梁山——林沖人生的巨大轉(zhuǎn)折 (二)兩次擁立寨主——林沖成為梁山事業(yè)的中流砥柱 (三)郁郁而終——悲劇人生的終極定律之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說小李廣花榮 (一)由“小李廣”的綽號說起 (二)矛盾的形象 (三)座次的玄機 (四)花榮之死之八 觸權(quán)霸枉有丹書券,勘亂世還歸自由民 ——說小旋風柴進 (一)“能文會武孟嘗君” (二)“鐵券金書空里花” (三)施才展藝“天貴星” (四)勘破亂世返自由之九 佛陀在心 ——說花和尚魯智深 (一)客人與容身 (二)寡欲與多情 (三)濟世與修身之十 梁山上“絕倫超群”的第一人 ——說行者武松 (一)“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云端”——武松的剛烈和勇武 (二)“誦義負氣,有俠客之風”——武松的俠義 (三)“招安,冷了弟兄們的心”——武松的見識 (四)坐化六合寺——武松的“清閑”中的孤獨和凄涼之十一 未必亂世出英雄 ——說青面獸楊志 (一)卿本良民 (二)奈何為“賊”之十二 純者無壽 ——說黑旋風李逵 (一)豐富多彩——《水滸傳》之前的李逵形象 (二)純義、至蠻——《水滸傳》中李逵性格的主要特點 (三)悲喜交加——李逵與宋江的關(guān)系 (四)純者無壽——李逵,一個性格純粹者的悲劇之十三 “三阮各具雄姿,而小七尤駿爽” ——說活閻羅阮小七兄弟 (一)“義膽包身,武藝出眾” (二)“三阮各具雄姿” (三)“小七尤駿爽”之十四 浪子、義士與陶朱公 ——說浪子燕青 (一)浪子——梁山水泊的“活動家” (二)義士——為招安盡心盡力的第一功臣 (三)陶朱公一奴隸意識的解脫之十五 盛裝出場與悄然謝幕 ——說一丈青扈三娘 (一)禍從天降的滅門慘案 (二)哀莫大于心死的婚姻 (三)宋江為什么要把扈三娘嫁給王英 (四)悄然謝幕——紅顏美人多薄命之十六 “可號之為母旋風。意思實與李逵無二” ——說“母大蟲”顧大嫂 (一)“可號之為母旋風”——顧大嫂的勇猛 (二)“絕妙大嫂”——顧大嫂的機智 (三)“如今朝廷有甚分曉”——顧大嫂的見識之十七 江山社稷都拋卻,聊得末世昏庸名 ——說宋徽宗趙佶 (一)風流天子好玩樂,深居簡出近佞臣——徽宗與奸臣 (二)“古來貪色荒淫主,那肯平康宿姬家”——徽宗與李師師 (三)義士空懷報國志,君王深宮哪得知——徽宗與梁山好漢之十八 風流帝王妓,瀟灑花月魁 ——說李師師 (一)帝王藝妓,風流蘊藉 (二)大膽追求,揮灑自如 (三)有膽有識,促成招安之十九 踢而優(yōu)則仕 ——說高俅 (一)發(fā)跡之路:踢而優(yōu)則親,親而優(yōu)則仕 (二)權(quán)謀之術(shù):仕而私則奸,奸而“優(yōu)”則禍之二十 “然淫穢之事,可為世俗垂戒者” ——說潘金蓮、潘巧云、閻婆惜 (一)“愛偷漢子”的潘金蓮 (二)“卻向僧房會雨云”的潘巧云 (三)“貪淫妓女心如鐵”的閻婆惜 (四)“水性從來是女流”與《水滸傳》的性道德取向 下篇 國家意識——水滸思想說之一 國家意識 ——《水滸傳》封建政治文化的核心 (一)王倫、晁蓋、宋江——梁山政治權(quán)力的更迭與政治思想的 演變 (二)國家意識——梁山“替天行道、護國安民”兩大政治綱領(lǐng)的 核心 (三)招安、征遼、平方臘——在國家意識支配下梁山政治上的 自我救贖 (四)曲終奏雅——《水滸傳》的政治文化意義之二 “誦義負氣,有俠客之風” ——《水滸傳》的游俠遺風 (一)梁山好漢的“仗義疏財”與古代游俠的“趨人之急” (二)梁山好漢的“誦義負氣”與古代游俠的“千里誦義” (三)梁山好漢的“戒刀殺盡不平人”與古代游俠的“濟王法之窮” (四)梁山好漢與古代游俠相似的命運 附 錄之一 水滸忠義一百八人籍貫出身之二 歷代名家論《水滸》之三 水滸學概述參考文獻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