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佛教基本知識

佛教基本知識

佛教基本知識

定 價:¥36.80

作 者: 正果法師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
叢編項: 正果法師佛學(xué)三書
標 簽: 佛教

ISBN: 9787300085579 出版時間: 2007-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43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正果法師為中國佛學(xué)院編寫的一部教材,影響甚廣。全書共分四章。第一章《教理》,將頭緒紛繁、博大精深的佛教理論,概括為六個問題。其中“五位百法”、“蘊處界三科”兩節(jié),是佛教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第二章《人天行果》,作者在“行”的方面,就三個問題詳加論述。第一為皈依三寶,特別強調(diào)皈依后的正行,這是作者獨具慧眼之處。第二為受持五戒。第三為修行十善業(yè)。作者廣引諸經(jīng),重點說明十善業(yè)是成就五乘共法、嚴凈佛土的根本。第三、四章分別為《聲聞行果》、《菩薩行果》。法師在“行”與“果”的編寫上,先寫人天乘,因為人天乘是一切圣果的根本。依著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由此向上增進,再寫聲聞乘,最后寫菩薩乘,這就突出了人間佛教。太虛大師曾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xiàn)實?!狈鹜佑谌祟愔谐煞?,在人間“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就是佛的應(yīng)身。真正的佛教,是人間的;唯有人間的佛教,才能表現(xiàn)出佛法的真義。在無邊佛法中,人間佛教是最根本和最精要的。

作者簡介

  正果法師(1913-1987),四川自貢市人,生前曾擔(dān)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佛學(xué)院副院長、北京市佛教協(xié)會會長、北京廣濟寺住持等職。作者年少出家,先后在天臺教理院、漢藏教理院等地學(xué)習(xí),師從太虛大師、法尊法師等研究佛學(xué),是一位“學(xué)問僧”。法師曾在北京菩提學(xué)會、三時學(xué)會工作,長期在中國佛學(xué)院主講佛學(xué),教學(xué)相長,行解并重,造就了大批弘法人才。編寫有《辨了不了義論講義》,著有《禪宗大意》、《止觀講義》等。正果法師終身以禪為歸,矢志尋求佛法真理,精于法相唯識之學(xué)。其一生戒行精嚴、戒品高潔、禪定功深,是一位道高德重、愛國愛教的佛門耆宿,深得教內(nèi)外人士的尊敬。法師示寂后,趙樸初居士曾撰挽詩:“辯才無礙萬人師,不倦津梁見大慈?!笨芍^知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教理
第一節(jié) 佛法僧三寶
  一、世間最初有三寶
  二、佛法僧的名義
  三、稱為寶的意義
  四、三寶的種類
  五、三寶的差別
 第二節(jié) 五位百法
  一、心法
  二、心所法
  三、色法
  四、心不相應(yīng)法
  五、無為法
  六、百法無我
  七、五位唯識
 第三節(jié) 蘊處界三科
  一、五蘊
  二、十二處
  三、十八界
  四、佛說三科的意趣
  五、三科名次
  六、諸門分別
 第四節(jié) 四諦
  一、苦諦
  二、集諦
  三、滅諦
  四、道諦
  五、總分別十六行相
  六、四諦的因果次第
 第五節(jié) 十二有支
  一、名義
  二、支分略釋
  三、次第
  四、總別業(yè)用
  五、因果差別
  六、能所引生
  七、廢立
  八、定世
  九、剎那緣起
  十、雜染相攝
  十一、諸門分別
 第六節(jié) 三法印與一實相印
  一、三法印
  二、一實相印
   ……
第二章 人行天果
第三章 聲聞行果
第四章 菩薩行果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