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醫(yī)學界,吳孟超的大名無人不知。本書是關于他的第一部傳記,清晰地勾勒了他迄今為止的人生歷程、科學業(yè)績和品德風貌。我閱讀之后,心中對傳主充滿敬意。在我眼前呈現(xiàn)的吳孟超大夫,是中國肝膽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chuàng)始人,是醫(yī)術高超的神刀手,更是一個擁有善良、高尚靈魂的大寫的人,在他的身上,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和醫(yī)學人文精神達到了和諧的統(tǒng)一。要了解吳孟超的研究工作的重大意義,只需提起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在人類的疾病中,癌癥仍是危害最大的一種,而肝癌又是癌中之王。中國是肝癌最高發(fā)的地區(qū),全球每年約有一百萬患者,其中一半左右在中國。由于早期診斷異常困難,迄今為止治療肝癌的最有效方法是手術切除,但肝臟內血管密布,膽管、淋巴管疊合交叉,手術難度極大。五十年前,當吳孟超進軍肝膽外科時,這個學科在中國尚是一片空白,肝臟手術無一例成功,在世界也是薄弱學科,手術成功率非常低。這樣一個領域,重要、艱難、基本空白,召喚著既有責任感、又有探索勇氣和智慧的人去開拓,歷史選擇了吳孟超,偶然中有其必然。吳孟超是臨床大夫,但他決不只是一個技術嫻熟的開刀匠,而首先是一個富于探索精神的科學家,善于在臨床中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通過研究予以解決。正是在臨床實踐與理論探索緊密結合的基礎上,他創(chuàng)立了肝臟外科的關鍵理論和技術體系,使肝臟外科在我國由一個空白領域成長為國際領先的成熟學科。與此同時,他又是一位戰(zhàn)略醫(yī)學家,開辟了肝癌基礎研究領域,注重培養(yǎng)人才,他組建和領導的第二軍醫(y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yī)院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肝癌研究和治療基地。最傳為美談的是吳孟超在手術室里的風采,這個身高只有1.62米的小個子此時如魚得水,立刻進入最佳狀態(tài)?!皡敲铣瑥淖o士手中接過手術服,兩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著衣服的兩邊,用力一抖,然后瀟灑地拋向空中,在衣服下落的時候,他敏捷而自如地將雙手插入袖口,戴上無菌的橡膠手套。”這一段描寫令人入迷,我仿佛看見了一位魔術大師登場。在護士和晚輩醫(yī)生眼中,這時的吳孟超的確是一個魔術大師。最神奇的是他的那一雙手,因為年邁,平時寫字還會顫抖,一拿起手術刀,如此堅定、敏捷、準確,自始至終沒有一個多余動作,手術成了令人贊嘆的藝術。這一雙手從開出的小窟窿伸進患者的腹腔里,好像長著眼睛一樣,能夠迅速確定癌腫的位置并進行分離,如果遇到大量出血,能夠立即摸到破裂的血管并止血。當然,這緣于他對肝臟的構造了如指掌,也緣于他幾十年練就的奇妙手感。正是這雙被譽為“國寶”的手,自1960年完成我國第一例成功的肝臟手術以來,已經為13600多個病人做了手術,其中包括好幾項“世界紀錄”:首例中肝葉切除,重量最大的肝海綿狀血管瘤切除,患者年齡最小的肝母細胞瘤切除,首例腹腔鏡下的肝臟手術……吳孟超所做的手術量之大是驚人的,他似乎有無窮的精力,直到現(xiàn)在,耄耋之年的他只要不出差,仍基本上每天做手術,保持著每年200臺以上手術量的紀錄。這在他是自然而然的,做手術已經成為他生命的第一需要,那是他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