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詩人宮澤賢治(1896.8.6-1933.9.21)出生于寒冷貧困的巖手縣花卷市的商人之家,自幼體弱多病,一口方言,不帥不酷。從盛崗高等農(nóng)村學校(現(xiàn)為巖手大學)畢業(yè)后,他在故鄉(xiāng)的農(nóng)校任教。雖然土里土氣,但收入豐厚,倒也活得瀟灑、快活。然而,不久他竟毅然辭職務農(nóng),目的在于運用科學知識扶貧救災,與水深火熱之中的農(nóng)民同甘苦、共命運。他不依靠任何組織,未加入任何政黨派別,只有一個心眼,那就是以慈悲為懷,以苦行為人生使命,以知識為武器,在為民造福的過程中探索人生,實現(xiàn)自身的存在價值。他白天耕種,夜晚為農(nóng)民上課,講解農(nóng)業(yè)知識、教外語、講故事、舉辦音樂會,他把生命的一分一秒都用于那“一個心眼”上,無暇談情說愛,顧不上完整的睡眠和用餐。就這樣,年僅37歲的他由于過度勞累和營養(yǎng)失調染上肺病,不幸早逝。在他短暫的有生之年,那超越常識的人生選擇為親友及當?shù)剞r(nóng)民所難以理解,無人贊許,更談不上反響。他創(chuàng)作了94篇童話和一千多首詩歌,在世時只有一篇童話《過雪地》獲得過稿費,童話集《花樣翻新的飯店》和詩集《春天與阿修羅》均系自費出版。在當時當?shù)氐娜藗冄壑校贿^是一名充滿了幻想和熱情但又脫離實際的理想主義者,同時也是小有才氣卻生不逢時,生活在邊遠地區(qū)的不得志的文學青年。然而,宮澤賢冶逝世不久,其遺作便以全集的形式問世,他的作品被收入教科書,改編成電影、電視,以他作品主人公命名的食品、商品數(shù)不勝數(shù)。熱衷于宮澤賢治的研究家和熱情的讀者與日俱增。參觀訪問宮澤賢治紀念館、資料館的觀眾絡繹不絕。目前,已有13個國家翻譯出版了他的作品,他的名字通過其作品、影視正在悄悄地走向世界。大概很多國家的國民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毫無印象,但卻了解宮澤賢治。這種奇特的反差更加深了宮澤賢治的神秘色彩,在迎接宮澤賢治誕辰100周年之際,宮澤賢治熱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浪潮。肉體的死亡催生了文學之魂,宮澤賢治通過其作品的問世獲得了新生,走向了世界。他的存在價值決定了他將與現(xiàn)代人、未來人同生存共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