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化學工業(yè)軋制參數(shù)計算模型及其應用

軋制參數(shù)計算模型及其應用

軋制參數(shù)計算模型及其應用

定 價:¥38.00

作 者: 劉相華,胡賢磊,杜林秀 等著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金屬學與金屬工藝

ISBN: 9787122007025 出版時間: 2007-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22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闡述了軋制參數(shù)計算模型及其應用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研究及介紹了軋制過程中的變形抗力模型、軋制力能參數(shù)模型(包括板帶材熱軋和冷軋的軋制力模型、力矩模型、能耗模型等)、厚度控制模型和算法(包括軋機剛度模型、輥縫設定模型、厚度補償模型及模型自學習等)、寬展計算模型與寬度控制技術及溫度計算模型等,給出了典型廠家軋制過程參數(shù)數(shù)學模型的結構形式,結合具體工況介紹了相關模型的使用方法和計算實例,并作了簡要分析?!”緯晒氖萝堉萍夹g領域工作的現(xiàn)場技術人員、工程設計人員、科研人員、高等院校的教師及材料加工工程專業(yè)的研究生參閱,也可作為從事軋制過程數(shù)學模型開發(fā)工作的碩士生、博士生的教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

暫缺《軋制參數(shù)計算模型及其應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軋制過程計算模型概述
 1.1 模型在軋制過程控制中的作用
 1.2 軋制過程計算模型的特點
  1.2.1 軋制模型的系統(tǒng)性與相關性
  1.2.2 快速計算要求和模型的簡便性
  1.2.3 軋制模型的精確性
 1.3 軋制過程計算模型的建模方法
  1.3.1 基于理論分析的建模方法
  1.3.2 基于實驗或生產(chǎn)數(shù)據(jù)回歸的建模方法
  1.3.3 基于人工智能的建模方法
  1.3.4 數(shù)學模型與人工智能結合的建模方法
 1.4 軋制過程計算模型的調(diào)優(yōu)
 1.5 發(fā)展趨勢與展望
  1.5.1 軋件組織性能演變的模擬、預測及在線優(yōu)化控制
  1.5.2 新一代控制冷卻技術
  1.5.3 柔性軋制技術
  1.5.4 減量化產(chǎn)品生產(chǎn)技術
 參考文獻
第2章 變形抗力模型
 2.1 變形抗力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
 2.2 熱軋鋼材變形抗力模型
  2.2.1 材料熱軋變形抗力的測定
  2.2.2 熱軋變形抗力曲線
  2.2.3 熱軋變形抗力模型
  2.2.4 典型鋼種熱軋變形抗力實例
 2.3 冷軋鋼材變形抗力模型
  2.3.1 冷軋變形抗力的測定
  2.3.2 冷軋變形抗力模型
  2.3.3 幾種鋼材冷軋變形抗力實例
 2.4 其他變形抗力模型
  2.4.1 鋁的變形抗力模型
  2.4.2 銅的變形抗力模型
  2.4.3 鎢的變形抗力模型
  2.4.4 BT20鈦合金的變形抗力模型
 參考文獻
第3章 軋制力能參數(shù)模型
 3.1 板帶材熱軋軋制力模型
  3.1.1 軋制力的計算及其影響因素
  3.1.2 熱軋軋制力的計算公式
  3.1.3 典型廠家熱軋軋制力模型
 3.2 板帶材冷軋軋制力模型
  3.2.1 冷軋軋制力的計算公式
  3.2.2 典型廠家冷軋軋制力模型
 3.3 軋制力矩與功率模型
  3.3.1 軋輥主傳動系統(tǒng)的載荷
  3.3.2 典型廠家軋制力矩和軋制功率模型
 參考文獻
第4章 厚度控制模型和算法
 4.1 軋機剛度模型
  4.1.1 常用軋機剛度模型
  4.1.2 軋機剛度測試及處理
  4.1.3 輥系彈性變形模型
  4.1.4 新彈跳模型
 4.2 輥縫設定模型
  4.2.1 動態(tài)修正軋機彈跳法
  4.2.2 軋件頭部輥縫動態(tài)模糊設定技術
  4.2.3 鎖定目標厚度的輥縫調(diào)整法
 4.3 厚度補償模型
  4.3.1 油膜厚度計算模型
  4.3.2 偏心補償模型
 4.4 模型自學習
  4.4.1 模型自學習算法
  4.4.2 熱連軋軋制力模型自學習
  4.4.3 中厚板軋制力模型自學習
  4.4.4 冷連軋軋制力模型自學習
 參考文獻
第5章 寬展計算模型與寬度控制
 5.1 寬展在軋制中的作用
  5.1.1 棒線材軋制的寬展
  5.1.2 矩形件的寬展
  5.1.3 板帶材平軋的寬展
  5.1.4 板坯立軋的寬向不均勻變形
 5.2 描述寬展的幾何參數(shù)
  5.2.1 平軋寬向變形的幾何參數(shù)
  5.2.2 立軋寬向不均勻變形的幾何參數(shù)
 5.3 寬展的影響因素
  5.3.1 最小阻力定律和最短線法則
  5.3.2 幾何尺寸的影響
  5.3.3 摩擦對寬展的影響
 5.4 寬展計算公式
  5.4.1 寬展公式類型
  5.4.2 理論及半理論寬展公式
  5.4.3 寬展經(jīng)驗公式
  5.4.4 其他寬展公式
  5.4.5 寬展公式考慮的因素分析
 5.5 寬展公式的計算結果
  5.5.1 矩形坯無孔型軋制的寬展計算
  5.5.2 熱軋扁鋼的寬展計算
  5.5.3 熱軋帶鋼粗軋道次寬展計算
 5.6 板坯立軋不均勻變形的計算模型
  5.6.1 不均勻變形的計算公式
  5.6.2 板坯立軋不均勻變形的計算結果
  5.6.3 立軋后平軋回展的計算結果
  5.6.4 調(diào)寬效率的計算結果
 5.7 寬度控制技術
  5.7.1 板坯的調(diào)寬
  5.7.2 軋件的寬度控制
  5.7.3 中厚板的平面形狀控制
 參考文獻
第6章 軋制過程溫度計算模型
 6.1 概述
 6.2 軋制過程溫度計算的基本理論
  6.2.1 熱傳導基本方程
  6.2.2 求解溫度場的有限差分法
  6.2.3 求解溫度場的有限元法
 6.3 軋制過程溫度計算方法
  6.3.1 變形區(qū)內(nèi)軋件溫度計算
  6.3.2 軋件空冷與水冷過程的溫度計算
  6.3.3 鋼卷冷卻過程的溫度計算
  6.3.4 熱軋軋輥溫度場計算
 6.4 現(xiàn)場應用的典型冷卻數(shù)學模型
  6.4.1 意大利ANSALDO公司的冷卻數(shù)學模型
  6.4.2 德國西門子公司的冷卻數(shù)學模型
  6.4.3 美國GE公司的冷卻數(shù)學模型
  6.4.4 日本新日鐵公司的冷卻數(shù)學模型
  6.4.5 日本三菱電機公司的冷卻數(shù)學模型
 6.5 軋制過程溫度場的計算實例
  6.5.1 計算條件
  6.5.2 換熱計算中各參數(shù)的確定
  6.5.3 粗軋階段溫度場的有限元計算結果
  6.5.4 精軋階段溫度場的有限元計算結果
  6.5.5 層流冷卻中軋件溫降計算結果
  6.5.6 鋼卷冷卻過程溫降計算結果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