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竺可楨生前,其日記是秘不示人的;作為史料寶庫,如今以全貌公諸于世?!扼每蓸E全集(第11卷)》收錄1948-1949年的竺可楨日記。兩年的時間,經歷了民國和共和國兩個時代,從杭州到上海,再遷至北京。為維持浙大運轉而四處籌款,愛生護校。不去臺灣,避居上海。告別舊朝,參與新政。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述科學與社會:紙與指南針中國知之甚早,何以近代科學不能產生于中國?談辦大學之基本信仰:人人可以為圣人;教授治校。論大學發(fā)展之關鍵:最要的是能物色前途有望的青年。勖勉學生:吾人生而有知,應該有獨立之思想,不能人云亦云……自強不息實為目前之急務。校慶演講:惟有每公民能公而忘私,恕人責己,國家才會太平,民族才會復興。反對保送辦法:不經考試,又可保送,均屬自私自利之舉。胡適在離開大陸之前有話:謂北京之解放未始非福。費正清論盛清人口猛增與玉米、紅薯傳入之關系,觀點源自竺可楨。章士釗述國共和議經過。人才難得錢三強實科學院最初組織時之靈魂也。力挺科學建議在《共同綱領》中設專門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