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腫瘤供養(yǎng)血管網為靶點的藥物是提高腫瘤治愈率的一種新方法。血管系統(tǒng)決定腫瘤的進展、存活、生長和轉移速度。雖然腫瘤血管無論在功能上還是行態(tài)學上均是異常的,與正常血管存在特征性的差異,但是,正是這種固有差異為新藥物的設計和治療策略的高度選擇性提供了多種獨特的靶點。血管阻斷策略旨在迅速和毀滅性關閉實體瘤中已經形成的血管網,通過阻斷血流剝奪腫瘤細胞的氧和營養(yǎng)物質供給,阻礙廢物排泄,最終導致其死亡。生物學上血管阻斷途徑包括基因靶向治療、針對新生血管抗原的抗體治療、針對內皮細胞受體直接配體的治療和針對細胞外基質蛋白的治療。小分子藥物的阻斷途徑主要集中在黃酮類藥物和微管聚合藥物兩方面?!赌[瘤血管靶向治療》回顧了血管阻斷途徑的基本原理,著重強調了靶向治療的歷史發(fā)展、臨床前期評估、與常規(guī)治療方案的聯(lián)用,以及目前的臨床狀況?!赌[瘤血管靶向治療》有助于腫瘤學的研究者和臨床腫瘤醫(yī)生對血管靶向治療策略進行掌握。它回顧了腫瘤治療中潛在性的血管靶向策略,有助于理解血管靶向途徑和常規(guī)抗腫瘤治療的關鍵差異。雖然目前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血管阻斷策略的臨床有效性和合理應用,但是對于抗腫瘤藥物途徑的研究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前景較為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