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知識讀物我的哲學思考方法與邏輯

我的哲學思考方法與邏輯

我的哲學思考方法與邏輯

定 價:¥60.00

作 者: 何新
出版社: 時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哲學與宗教

ISBN: 9787802321366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45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中收入了作者關于這人論域的一批早期限論文,也收入了近年我對邏輯與哲學問題較新近的思考與札記。它們尚是非常不成熟的。 盡管如此,我認為此書乃是我生平所有著作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一個民族,要想從歷史上站立到世界的前列,就必須首先從哲學上站立到世界的前列,就必須首先從哲學上站立到當代世界的前列。這一點,是培根以來的英國歷史、盧梭以來的法國歷史、康德以來的德國歷史所證明的。在亞里士多德創(chuàng)立布樂代數(shù)和數(shù)理(符號)邏輯以后,作為一個中國學者,我為自己能發(fā)現(xiàn)一種新的邏輯工具而感到欣慰。 有必要指出的是,泛演化邏輯的理論中不公蘊涵了解答人類思維工具本體來源之謎的鑰匙,并且提供了一種推演(未來)和進行理性預測的有效工具。事實上,我個人在我的學術研究中,早已深深得益于這一邏輯思維方法的應用。 類的理論是基礎邏輯理論的基石。而我在此書呂對類集的劃分、起源與演化的研究,實際是對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關于類集的研究的一個發(fā)展?,F(xiàn)代邏輯多以數(shù)學中的形式集合論為基礎,而否定或漠視古內哲學關于概念性“類集”的理論。對于概念性類集理論的重新研究必將導致涉及邏輯的重大革命。 我謹將此書奉獻給我已故父親的在天之靈。在上個世紀70個代我在東北那些極其困難的歲月中,在我從事孤獨控索的時刻,惟有父親一直在精神上支持和鼓勵著我。 正是父親把我最初的研究成果介紹給學術界。如果沒有他生前不斷的鼓勵和鞭策,我恐怕很難把我的研究一直堅持到后來。 當然,我必須把崇高的敬意和問候,奉獻給一直支持和關注著我的此項究的錢學森先生。

作者簡介

  何新,中國著名學者、歷史學家、經濟學家,也是國際知名的政論家、戰(zhàn)略問題評論家。 1979年任中央財政金融學院教師。1980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曾擔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何新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東方美術交流協(xié)會理事,第七、第八、第九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F(xiàn)任職于全國政協(xié),從事研究工作。 何新著作有:《何新政治經濟論集》(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5)、《東方的復興》(黑龍江人民出版社、黑龍江教育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1991)、《諸神的起源》(三聯(lián)書店,1985)、《藝術現(xiàn)象符號的文化社會學闡釋》(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龍:神話與真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何新集》(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談龍》(香港中華書局,1989)、《中國文化史新論》(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愛情與英雄》(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反思與挑戰(zhàn)》、《巨謎的揭破》(臺灣風云時代出版公司,1991)、《中華復興與世界未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危機與反思》(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6)《為中國聲辯》(山東友誼出版社,1997)、《思考》(第一卷)、《思考》(第二卷)(時事出版社,2001)、《何新古經新解》(時事出版社,2001)、《論中國歷史與國民意識》(時事出版社,2002)、《論政治國家主義》(時事出版社,2003)、《泛演化邏輯引論》(時事出版社,2005)、《何新國學經典新解系列》(時事出版社,2007)等。

圖書目錄

卷一 方法與哲學
 序言
 論泛演化邏輯的方法論意義
 1.“歷史概念集合”及其特殊的種屬關系
 2.概念諸關系的推演和概念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
 3.泛演化邏輯對于科學認識的意義
 論邏輯思維的本體論基礎
 論“歷史概念類集”對“歷史概念集合”的幾點補充性意見(盧新文)
 論演化分類學的邏輯結構
引言
生物分類理論的兩個階段
生物物種的演進史
進化分類學蘊涵的特殊概念關系
物種歷史概念類集的規(guī)律
[附錄]
錢學森同志關于“何新樹”的三封信
北京大學哲學系張世英教授對何新論文的審評意見
卷二 思考:邏輯與哲學、宗教
 一、我對哲學的思考
  1.哲學是什么?
  2.哲學的地位
  3.我不贊同機械唯物論
  4.自然秩序就是客觀理性
 5.自然過程的目的性
  6.天籟:無聲的音樂
  7.新物理學突破了舊哲學
  8.現(xiàn)代物理學提示了新的宇宙觀念
  9.時空的本質
  10.如何理解時空的多維性
  11.時間為何不可逆?
  12.現(xiàn)代科學認識論具有思辨性質
  13.列寧后期重新評價唯心論
  14.唯理主義有認識論根源
  15.絕對之物是什么?
  16.宇宙具有生命的過程
  17.“理念”(Idea)就是“信息”
  18.普遍性與必然性的客觀根源
  19.毛澤東并不贊同絕對物質論
  20.青年馬克思的唯心論
  21.中國科學落后于西方的哲學原因
  22.東西方哲學的比較
  23.西方哲學范式不適用于中國
 二、關于我的邏輯學研究
  1.我的第一篇邏輯論文
  2.《哲學筆記》引我走人哲學之門
  3.關于《培根論人生》
  4.上書毛澤東談哲學
  5.《矛盾論》的一個錯誤
  6.從語根找哲學
  7.人間最強大的力量是智慧
  8.兩種對立與兩種矛盾
  9.黑格爾邏輯學的來源
  10.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
  11.邏輯理性主義更見深刻
  12.一種新邏輯理念
  13.唯名論與唯實論
  14.分類是大自然做出的
  15.概念具有實體性基礎
  16.思辨邏輯是形式邏輯的基礎
  17.關于“何新樹”
  18.揭示思維之謎
  19.錢學森的第二封信
……
卷三 哲學史論
卷四 思考與札記
《四庫全書總目》公孫龍子提要
老學三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