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的練習由詞匯、欣賞理解和討論話題三部分組成。詞匯練習要求學生根據詩歌的上下文,充分考慮英詩的語義、語法、語用、修辭和語篇等各個方面的因素,確定詞義,在必要時則借助工具書。欣賞理解練習以多項選擇題為主,同時采用表格、問答題等其他形式。但必須指出,英詩欣賞理解涉及到英詩文本的釋讀,在文學藝術中,詩歌文本最具開放性。其開放性不僅來自于語言本身,同時也來自于詩的直觀形式(視覺性)和聲音特征(音樂性)。英詩的理解既不完全依賴語言規(guī)律和語言符號,也不完全依賴語境,而是通過讀者和文本的相互作用及英詩的藝術手段創(chuàng)造“詩境”,從而使讀者在欣賞過程中獲得審美快感。因此,對英詩的欣賞和理解應該是開放性的,而不應該是單一性的。在編寫欣賞理解練習時,編者盡量做到了最佳答案的啟發(fā)性和可接受性。但有些練習題的答案應允許有不同的見解和選擇。在英詩賞析過程中,為了能讓學習者對英詩釋讀的開放性有更深的理解,同時也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分析能力,本教材盡量做到提供開放性的討論話題,允許學習者有不同的見解。這一編寫理念在每一小節(jié)的綜合鞏固部分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xiàn)。為了方便讀者,本教材附有較詳細的參考答案。教材的使用要重在通過必要的練習掌握英詩知識和提高英詩欣賞水平的過程,允許有不同的練習答案和見解??紤]到英詩欣賞課程的課型特征,本教材的材料安排和練習編寫以每周兩課時、共授課18周進行設計。在教學活動中基本上可控制在每小節(jié)兩課時的進度。但由于每小節(jié)所涉及的內容各不相同,話題有泛有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每小節(jié)所需的教學時間會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