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后現代”雜交建筑
一、對“后現代”理解的變形
二、“后現代”理論雜交
三、“后現代”現象學
四、雜交建筑的幾種傾向性
五、被圖像化了的世界
2 “前衛(wèi)”建筑思潮
一、城市規(guī)劃
二、約翰遜的“典雅主義”
三、包豪斯與現代建筑
3 幾種雜交方式
一、基因變異的雜交
二、“實驗性建筑雜交”與“形式雜交”
三、幻想烏托邦
4 歷史與地域
一、迥異的中西建筑
二、對虛無的恐懼
三、永恒的幻想
5 哲學思考:行走在時間與空間里的“人”
一、海德格爾的“棲居”
二、“烏龜與勇士”的佯謬
6 歷史傳統(tǒng):從奧林匹斯山上看建筑
一、古希臘神殿的建筑“基因”圖譜
二、格羅皮烏斯的變革
7 雜交建筑的密碼
一、“漫游”與“解構”
二、妄想癥與焦慮癥
三、建筑是詩
8 再說本土后現代或者后殖民建筑
一、保羅·安德魯中標國家大劇院始末
二、圍繞大劇院的爭端
三、“實驗建筑”現象的剖析與審視
9 大劇院爭論的再續(xù)
一、古老紅墻問的國家大劇院
二、后殖民主義糞蛋形國家大劇院
三、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是否修改,中外專家各執(zhí)一詞
四、彭培根:我們?yōu)槭裁磸娏曳磳掖髣≡悍桨?br /> 五、外國記者評國家大劇院
10 央視新樓,庫哈斯的“行為藝術”
一、央視新樓建筑設計方案招標回顧
二、庫哈斯問題
三、針灸與花巨資做雕塑
四、“鳥巢”與“巨蛋”的不同命運
11 “后現代主義”建筑的意義
一、磯崎新的“空中城市”
二、未來城市是廢墟
三、磯崎新等名家共論中國建筑之未來
四、用身心體驗建筑
五、磯崎新的獨白,未建成與建成
六、別把我當日本建筑師
七、同情說城市壞話的人
八、廢墟理論是一種樂觀的認識
12 柯布西耶的遺傳在東方的再生——安藤忠雄
一、安藤忠雄:當“心的指尖”觸動空間
二、安藤忠雄與建筑
三、安藤忠雄作品的傳統(tǒng)延續(xù)意義
文獻索引
圖片出處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