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高度集權專制的政治構成中,皇帝具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重要作用,自然也就成了帝國史學關注的焦點,實錄便是記錄皇帝事跡及其朝政的最重要史書。實錄一般屬于“編年附傳”體裁,既以皇帝編年為主線,又適時插入大臣傳記;極少數實錄去掉附傳,成為純粹的編年體。自南朝蕭梁以來,歷代王朝政府均大張旗鼓地纂修本朝的皇帝實錄,相沿不輟達1400余年之久。 本書是第一部系統(tǒng)研究實錄體史學的專著,對實錄體的性質體裁、纂修過程、修撰機構、家族修史、直書曲筆、史料來源、價值繼承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宏觀勾勒和微觀探討。認為實錄之“編年附傳”體裁的特征,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以皇帝為核心的中央集權制的社會結構,較之紀傳體的紀、傳分列形式,其“一條鞭”的形式更加準確地反映了臣子對君主的緊密依附關系。本書特別分析了,作為“當代史”的實錄中發(fā)生的直書與曲筆的激烈爭斗,剖析了“實錄不實”的各種原因和“實錄信實”的具體所在。本書既有助于人們正確認識實錄體史書的史料價值,同時也有助于人們”準確理解整個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基本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