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重復累積碼及其在通信系統(tǒng)中的應用

重復累積碼及其在通信系統(tǒng)中的應用

重復累積碼及其在通信系統(tǒng)中的應用

定 價:¥28.00

作 者: 高宏峰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信道編碼理論

ISBN: 9787030200716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16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重復累積(RA)碼是一種新型的糾錯碼,不僅具有與Turbo碼、LDPC碼相同的優(yōu)越性能,而且其編譯碼算法與碼長呈線性關系。本書主要介紹了RA碼的編譯碼原理及其在通信系統(tǒng)中的應用,共分9章,主要包括RA碼的研究背景及國內外發(fā)展現(xiàn)狀、RA編譯碼原理、RA碼的簡化譯碼算法、RA碼的優(yōu)化設計方法、RA碼在高斯/刪除混合信道上的性能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RA碼在比特交織編碼調制系統(tǒng)中的應用、RA碼在遠程光纖通信系統(tǒng)及混合ARQ技術中的應用等方面的內容。 本書可供通信、電子、計算機及相關專業(yè)的高等院校師生參考,也適用于通信、計算機領域從事研究、設計的科研工作者。

作者簡介

暫缺《重復累積碼及其在通信系統(tǒng)中的應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數(shù)字通信系統(tǒng)與編碼理論
1.1.1 數(shù)字通信系統(tǒng)模型
1.1.2 經(jīng)典糾錯碼理論的發(fā)展
1.1.3 現(xiàn)代糾錯碼理論的發(fā)展
1.2 隨機性與譯碼性能的關系
1.3 重復累積碼的研究現(xiàn)狀
1.4 本書的主要內容
第2章 RA碼的編譯碼算法
2.1 規(guī)則RA碼
2.1.1 規(guī)則RA碼編碼器
2.1.2 Tanner圖
2.1.3 規(guī)則RA碼的Tanner圖表示
2.1.4 規(guī)則RA碼的譯碼算法
2.2 IRA碼
2.2.1 IRA碼的結構
2.2.2 IRA碼BP譯碼箅法
2.3 仿真研究
2.3.1 信道模型
2.3.2 RA碼的Monte carlo仿真模型
2.3.3 規(guī)則RA碼在通信信道下的仿真研究
2.3.4 IRA碼在通信信道下的性能仿真
2.4 RA碼的編譯碼算法復雜度分析
2.4.1 規(guī)則RA碼的編譯碼復雜度
2.4.2 IRA碼的編譯碼復雜度
2.4.3 RA碼性能分析
2.5 結論
第3章 RA碼的簡化譯碼算法
3.1 引言
3.2 RA碼最小和譯碼算法
3.2.1 最小和算法的提出
3.2.2 規(guī)則RA碼最小和算法
3.2.3 IRA碼最小和算法
3.3 規(guī)則RA碼最小和算法的改進算法
3.3.1 規(guī)則RA碼歸一化算法
3.3.2 規(guī)則RA碼偏移算法
3.3.3 Monte Carlo方法
3.4 IRA碼最小和算法的改進算法
3.4.1 IRA碼歸一化算法
3.4.2 IRA碼偏移算法
3.5 折線近似譯碼算法
3.5.1 折線算法
3.5.2 折線近似譯碼算法
3.6 仿真研究
3.6.1 最小和算法及其改進算法的仿真研究
3.6.2 折線法的仿真研究
 3.7 各種算法復雜度比較
3.7.1 規(guī)則RA碼譯碼復雜度比較
3.7.2 IRA碼譯碼復雜度比較
3.8 結論
第4章 RA碼的優(yōu)化設計與性能分析
4.1 RA碼的密度進化
4.1.1 DE的基本概念
4.1.2 IRA碼的密度進化及穩(wěn)定性
4.1.3 規(guī)則RA碼的密度進化
4.2 RA碼在二進制刪除信道下的優(yōu)化設計與性能分析
4.2.1 IRA碼在二進制刪除信道下的密度進化
4.2.2 接近信道容量的IRA碼的參數(shù)設計
4.2.3 規(guī)則RA碼在BEC下的性能分析
4.2.4 計算結果
4.3 RA碼在AwGN信道下的性能分析與設計
4.3.1 高斯估計簡介
4.3.2一致高斯分布
4.3.3 IRA碼在AwGN信遭下性能分析與設計
4.3.4 規(guī)則RA碼在AwGN信道下的性能分析
4.3.5 計算結果
4.4 結論
第5章 RA碼在混合信道下的性能分析
5.1 混合信道
5.1.1 混合信道模型
5.1.2 混合信道的信道容量
5.2 IRA碼在混合信道上的高斯估計
5.2.1 IRA碼在?昆合信道下的刪除概率
5.2.2 IRA碼在混合信道下的性能估計
5.2.3 IRA碼在混合信道下的優(yōu)化設計
5.3 規(guī)則RA碼在混合信道下的高斯估計
5.3.1 規(guī)則RA碼在混合信道下的刪除概率
5.3.2 規(guī)則RA碼在混合信道下的性能估計
5.4 閾值的計算
5.5 仿真研究
5.5.1 IRA碼的性能預測
5.5.2 規(guī)則RA碼的性能預測
5.5.3 IRA碼的優(yōu)化設計
5.6 結論
第6章 比特交織IRA碼調制
6.1 引言
6.2 比特交織編碼調制系統(tǒng)
6.2.1 系統(tǒng)模型
6.2.2 BICM的信道容量
6.3 BIRACM系統(tǒng)模型
6.4 BIRACM的實現(xiàn)
6.4.1 BIRACM發(fā)射機的實現(xiàn)
6.4.2 BIRACM接收機的實現(xiàn)
6.5 BIRACM的優(yōu)化設計
6.5.1 信道調節(jié)器
6.5.2 BIRACM的密度進化
6.5.3 BIRACM的高斯估計
6.6 仿真研究
6.7 結論
第7章 IRA碼在遠程光纖通信系統(tǒng)中的應用
7.1 引言
7.2 光纖信道模型
7.2.1 光放大器中放大的自發(fā)輻射噪聲
7.2.2 X2律信道模型
7.2.3 不對稱高斯信道模型
7.2.4 對稱高斯信道模型
7.2.5 三種信道模型比較
7.3 IRA碼在光纖信道下的譯碼算法
7.3.1 接收機初始值的對數(shù)似然比
7.3.2 IRA碼在光纖信道下的譯碼算法
7.4 仿真研究
7.5 結論
第8章 適用于ARQ系統(tǒng)的碼率兼容IRA碼
8.1 ARQ技術
8.2 混合ARQ/FEC技術
8.3 吞吐率分析
8.4 碼率兼容IRA碼
8.4.1 刪除法
8.4.2 擴展法
8.4.3 RC-IRA碼的構造
8.5 仿真研究
8.6 結論
第9章 交織器的設計
9.1 nlrbo碼的編譯碼原理
9.2 Turbo碼交織器的作用
9.3 Turbo碼的漸近性能
9.4 Hamming碼自由距離的計算
9.4.1 自由距離的定義
9.4.2 約束子碼
9.4.3 約束子碼最小距離的計算
9.4.4 Hamining碼自由距離的計算
9.5 遺傳交織器的設計
9.5.1 遺傳算法簡介
9.5.2 遺傳交織器的定義
9.5.3 遺傳交織器設計的基本步驟
9.5.4 仿真結果及分析
9.6 混合交織器的設計
9.6.1 格終止問題
9.6.2 格終止問題對系統(tǒng)的影響
9.6.3 Simile一螺旋交織器
9.6.4 混合交織器
9.6.5 仿真結果及分析
9.7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碼率為O.5的IRA碼在AWGN信道下的仿真程序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