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正教在華兩百年史》自問世以后便以其豐富的征引文獻而聞名學術界,其史料價值和學術價值不僅在當時受到關注,也得到當代學者的重視。作者按照其提出的俄國東正教駐北京傳教團早期歷史分期方案將全書分成上下兩編,共12章。上編題為《駐北京傳教團歷史之第一時期(1685—1745)》,下編題為《駐北京傳教團歷史之第二時期(1745—1808)》。作者在第一章中概括了傳教團的歷史,并對其實質和作用進行了簡要評述。第二章和第三章敘述了中俄雅克薩戰(zhàn)爭的起因、經過以及俄國俘虜被解送至北京后的日常生活及宗教活動。從第四章一直到第十二章,作者依次敘述了第一屆至第八屆傳教團的組建、構成、派出、給養(yǎng)、(北京)接收、教堂、教產、俄羅斯佐領、傳教團成員命運和換班過程,同時介紹中俄關系的發(fā)展、耶穌會士的在華活動及其與俄國政府和俄國傳教士的微妙關系。除作為引言的第一章外,在其余各章中,作者主要試圖通過征引大量文獻來反映俄國傳教團早期在華活動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