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中國成礦體系與區(qū)域成礦評價(上下冊)

中國成礦體系與區(qū)域成礦評價(上下冊)

中國成礦體系與區(qū)域成礦評價(上下冊)

定 價:¥198.00

作 者: 陳毓川 等著
出版社: 地質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地質學

ISBN: 9787116051201 出版時間: 2007-04-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00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國礦產資源豐富,如何對豐富的礦產資源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從中總結成礦規(guī)律以便于指導找礦,無疑是當務之急。《中國成礦體系與區(qū)域成礦評價(上下冊)》通過40多個單位、8位礦床地質學界院士、200多位專家5年的努力,以時-空為主線,通過主要成礦區(qū)帶、主要時代成礦作用和成礦規(guī)律的研究,首次全面厘定了全國各時代的礦床成礦系列,完善了成礦系列學說,構筑了中國成礦體系的框架,提出了中國成礦體系四階段演化模式和中新生代大規(guī)律成礦的4種動力學體制,進行了12種礦產的資源潛力評估及遠景預測,發(fā)展了礦產資源評價系統(tǒng)。書中對中國成礦體系含義、特點、表達方式及演化過程進行了分析、界定,明確提出:中國成礦體系是指中國境內各個地質歷史時期所形成的礦床及其與成礦作用密切相關的地質要素所共同構成的整體。這一成礦體系是中國新疆在其漫長的演化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最終結果,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多期疊加和成礦演化特征。應用礦床的成礦系列概念和方法可以初步構筑起中國成礦體系這一復雜體系的框架,有助于今后系統(tǒng)地研究其形成機制,并為成礦預測提供理論依據(jù)?!吨袊傻V體系與區(qū)域成礦評價(上下冊)》是近年來全國成礦體系和區(qū)域成礦評價方面最全面最系統(tǒng)的一部專著,適合于勘查、科研、教學和管理部門相關人員使用,對于地質找礦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成礦體系與區(qū)域成礦評價(上下冊)》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上冊)
總序
前言
第一篇 中國礦床的成礦地質環(huán)境
第一章 中國地殼演化及其對成礦的控制
第一節(jié) 地質構造控(成)礦學說的歷史回顧和評述
第二節(jié) 地殼演化和地質歷史中成礦作用
第三節(jié) 中國地殼化概述
第二章 中國成礦域及成礦構造環(huán)境
第一節(jié) 中國成礦域劃分
第二節(jié) 前寒武紀成礦構造環(huán)境
第三節(jié) 古亞洲成礦域成礦構造環(huán)境
第四節(jié) 秦祁昆成礦域成礦構造環(huán)境
第五節(jié) 濱太平洋成礦域成礦構造環(huán)境
第六節(jié) 特提斯成礦域成礦構造環(huán)境
第三章 中國地球物理場及深部構造與成礦
第一節(jié) 中國地球物理場特征、深部構造與成礦關系
第二節(jié) 巖石圈結構及其不連續(xù)與大規(guī)模成礦作用
第四章 中國地球化學場及其與成礦關系
第一節(jié) 中國淺表地球化學場基本特征及地球化學場分區(qū)
第二節(jié) 地層化學元素的時序演化與成礦元素富集層位
第三節(jié) 區(qū)域巖石圈地球化學特征與礦產富集區(qū)
第四節(jié) 區(qū)域地球化學場對成礦作用的控制
第二篇 中國地質歷史時期成礦作用的演化
第五章 前寒武紀成礦作用
第一節(jié) 前寒武紀地殼演化及成礦地質構造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前寒武紀礦床分布、類型及典型礦床
第三節(jié) 前寒武紀超大陸旋回與成礦
……
第六章 古生代成礦作用
第七章 中生代成礦作用
第八章 新生代成礦作用
第九章 中國地質歷史時期成礦作用的演化
(下冊)
第三篇 中國礦床的成礦系列、成礦譜系和成礦體系
第十章 礦床成礦系列、成礦系列類型與成礦譜系
第十一章 中國大陸成礦體系
第四篇 中國礦床的區(qū)域成礦規(guī)律
第十二章 中國成礦區(qū)(帶)的劃分
第十三章 成礦省重要成礦區(qū)(帶)的成礦地質環(huán)境及區(qū)域成礦譜系
第五篇 全國礦產資源遠景評價和潛力預測
第十四章 主要成礦區(qū)(帶)礦產預測及勘查靶區(qū)優(yōu)選
第十五章 全國重要礦產遠景評價及資源潛力評估
第十六章 礦產資源綜合信息評價系統(tǒng)
結語
英文摘要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