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學術工作,閩南宗教研究沒有捷徑可走,需要的是老老實實的文獻查考與社會調研。之所以強調文獻查考與社會調研的結合,是因為閩南宗教既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要了解閩南宗教的歷史,非從文獻人手不可,只有充分占有文獻資料,才能對其歷史脈絡有比較切實的把握;由于閩南宗教又是活躍于當代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我們進行學術研究就必須深入民間,進行必要的田野考察。人們面對宗教具有什么態(tài)度,不同宗教如何在人群中傳播,其吸引力何在,這些都是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為了便于操作,也為了內容的完整性,《閩南宗教》擬以道教、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為基本模塊來組合材料。對每一種具體的宗教,我們既要追溯歷史,也要了解現實。在敘述思路上,既有縱向,也有橫向。換一句話來說,我們既要有來龍去脈的稽考,也要有對個題的集中闡述,諸如各宗教的派別組織,文化建樹、慈善事業(yè)、社會影響等等,這些內容都可以各自成為專題,進行立體考察,以便展示其縱橫交錯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