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課題研究的緣起
二、研究的歷史和現狀
三、研究視角和方法
四、課題研究范圍、思路及相關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中國古代多元一體設計文化結構的創(chuàng)始
第一節(jié) 地理環(huán)境對中國早期設計文化的影響
一、被高原、沙漠、森林、海洋合圍的大地理區(qū)
二、多樣的地形和氣候
第二節(jié) 遠古時期多元的設計文化結構
一、中華文化的肇始
二、異彩紛呈的區(qū)系設計文化
三、不同區(qū)域設計的傳播和交融
四、以中原為中心的華夏文化的凝聚
第三節(jié) 先秦南北方農牧業(yè)分化形成的文化結構
一、華夏族的興起和農業(yè)設計文化的初具規(guī)模
二、游牧民族的產生和南北方農牧業(yè)分化
三、農業(yè)文化和牧業(yè)文化的設計表現及藝術特征
第四節(jié) 秦漢帝國多元一體設計文化結構的創(chuàng)立
一、大一統帝國的建立為多元一體格局形成創(chuàng)造了條件
二、漢文化為主流地位的農業(yè)設計文化
三、多元的鮮卑、滇、夜郎、邛都、羌、西域各族的設計文化
四、絲綢之路的拓通與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始興
第二章 中國古代多元一體設計文化結構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三國兩晉南北朝多元文化互動與設計文化結構的重組
一、十六國北朝多民族設計文化的交會
二、十六國北朝外來文化的輸入對設計藝術的影響
三、思辯活躍的東晉南朝設計文化
四、漢族和少數民族設計文化的互動
五、胡漢交融中設計文化的更新
第二節(jié) 隋唐多元一體設計文化結構的再創(chuàng)和輝煌
一、各民族和諧一體的設計藝術
二、外來文化影響下的華麗精美的設計風格
三、唐代晚期設計文化的內斂與演變
第三章 中國古代多元一體設計文化結構的再組和成熟
第一節(jié) 五代、兩宋和遼、金、西夏、元以二元為主體的設計文化的發(fā)展和互動
一、繼承發(fā)展晉唐傳統的五代兩宋設計文化
二、遼、金、西夏多元共存和交匯的設計文化
三、五代、兩宋與遼、西夏、金設計文化的互動
四、多元共存的元代設計文化
第二節(jié) 明清時期相對穩(wěn)定的多元一體設計文化
一、以漢文化為主體受多元文化影響的明代設計文化
二、清代穩(wěn)定的多元一體設計文化
三、清代中西設計文化的交流與沖突
第四章 中國古代多元一體設計的思想文化特征
第一節(jié) “和而不同”是古代多元一體設計文化的思想基礎
一、商周王朝與方國的九州四海一統思想
二、儒家的禮治與中和思想
三、東西南北中對應的五行觀念
四、史書中反映的大一統思想
第二節(jié) 傳承有緒是多元一體設計文化的思想脈絡
一、漢文化傳承之脈
二、各族文化互動之絡
第三節(jié) 兼收并蓄是多元一體設計文化集大成的理念
一、兼容各地域文化
二、多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
三、多種宗教共處
四、在不同歷史條件下吸收外來文化
第五章 中國古代多元一體設計的藝術特點
第一節(jié) 多層次復合的中華文化共性設計形態(tài)
一、象征中華的龍鳳造型
二、寓意神州大地的五色土社稷壇
三、體現中華文化精神的寶鼎
第二節(jié) 多民族文化共存發(fā)展的個性設計形態(tài)
一、因地制宜的民族建筑樣式
二、不同生產方式的民族生產工具和日用器具
三、集物質和精神文化為一身的民族服飾
第三節(jié) 寓意深厚的意象表現方法
一、“包羅萬象”與“小中見大”相結合的設計思維
二、表現宗法倫理的標志性紋樣
三、多重意象復合的吉祥圖案
第六章 中國古代多元一體設計的工藝技術交流和材料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多民族工藝技術的交流和融合
一、漢族工藝技術對少數民族設計藝術的影響
二、少數民族染織技術對中國染織設計的貢獻
三、北方騎馬民族對馬具制造的促進
四、少數民族金銀器加工工藝的發(fā)展及成就
第二節(jié) 外來工藝技術的集納和發(fā)展
一、外來金銀器工藝及制品對唐宋器物造型的影響
二、外來釉料工藝對中國陶瓷設計藝術的影響
三、外來織金、緙織工藝對中國染織設計藝術的影響
四、外來石構、磚構建筑技術對中國建筑設計的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圖片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