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
一 美學之“緣”
二 早期的美學原理著作:一段必須補充的歷史
第一章 1980年以來美學原理著作概況
一 列表綜合分析
二 分類研究
(一)標準型原理
(二)新方法型原理
(三)專題型原理
(四)普及型原理(因數量少而不再分類)
第二章 中國美學原理是如何被講述的
一 中國美學原理的大結構
二 美是如何被講述的
(一)美的本質
(二)美的形態(tài)
(三)審美類型
(四)形式美
三 美感是如何被講述的
(一)美感的本質特征
(二)美感的產生發(fā)展
(三)美感的生理、心理分析
(四)審美標準
(五)美感形態(tài)
(六)關于美感的理論探討
四 藝術是如何被講述的
(一) 藝術的本質特征(包括藝術起源)
(二)藝術的分類
(三)藝術的創(chuàng)造
(四)藝術鑒賞
第三章 80年代以來實踐美學的演進
一 實踐美學的先聲
二 實踐美學的初形:王朝聞《美學概論》
三 實踐美學的普泛形態(tài):劉叔成《美學基本原理》
四 實踐美學的成熟形態(tài):李澤厚《美學四講》
五 實踐美學的“創(chuàng)造”形態(tài):蔣孔陽《美學新論》
六 實踐美學演進情況概說
第四章 以審美活動為邏輯起點來建構美學原理
一 蔣培坤《審美活動論綱》
二 葉朗《現(xiàn)代美學體系》
第五章 從實踐美學到后實踐美學:從實踐、審美活動走向生存、生命和生態(tài)
一 從《生存與超越》到《美學》
二 潘知常的“生命美學”
三 生態(tài)美學
第六章 美學原理該如何講述
一 思考美學原理講述的歷史
二 美學原理體系的初步構想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