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cè) | 登錄讀書(shū)好,好讀書(shū),讀好書(shū)!
讀書(shū)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yè)出版圖書(shū)人文社科哲學(xué)哲學(xué)理論四書(shū)五經(jīng)(經(jīng)典珍藏版)

四書(shū)五經(jīng)(經(jīng)典珍藏版)

四書(shū)五經(jīng)(經(jīng)典珍藏版)

定 價(jià):¥19.80

作 者: (春秋)孔丘 等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叢編項(xiàng): 國(guó)學(xué)大書(shū)院
標(biāo) 簽: 四書(shū)

購(gòu)買(mǎi)這本書(shū)可以去


ISBN: 9787807361688 出版時(shí)間: 2007-08-01 包裝: 平裝
開(kāi)本: 16開(kāi) 頁(yè)數(shù): 312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jiǎn)介

  《四書(shū)五經(jīng)》是中國(guó)古代最重要、最權(quán)威的典籍,構(gòu)成了中國(guó)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框架,是中華文明的精神基礎(chǔ),同時(shí)也是先秦歷史、文化和思想的記錄和總結(jié)。 《四書(shū)五經(jīng)》是九本書(shū)的合稱(chēng),包括《大學(xué)》、《中庸》、《論語(yǔ)》、《孟子》、《周易》、《尚書(shū)》、《詩(shī)經(jīng)》、《禮記》、《春秋》。 《四書(shū)五經(jīng)》翔實(shí)地記載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fā)展史上最活躍時(shí)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史實(shí)資料,是影響中國(guó)文化幾千年的“孔孟之道”的集中體現(xiàn)。它不僅是中國(guó)古代科舉入仕必讀的教科書(shū),而且還被西方學(xué)者譽(yù)為世界四大思想寶庫(kù)之一。時(shí)至今日,《四書(shū)五經(jīng)》所載內(nèi)容及哲學(xué)思想仍對(duì)現(xiàn)代人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和極強(qiáng)的參考價(jià)值。

作者簡(jiǎn)介

  《大學(xué)》相傳為孔子的學(xué)生曾子(曾參)所著。 《論語(yǔ)》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shū)??鬃铀篮笥善涞茏踊蛟賯鞯茏虞嬩浾矶伞?鬃?,名丘,字仲尼,春秋時(shí)魯國(guó)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中國(guó)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是儒家的主要經(jīng)典,由孟子與及其弟子以散文的形式合作撰寫(xiě)而成。《詩(shī)經(jīng)》先秦時(shí)代稱(chēng)為“詩(shī)”或“詩(shī)三百”,孔子對(duì)其作過(guò)整理?!抖Y記》為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相傳系西漢戴圣編撰。

圖書(shū)目錄

大 學(xué)
大 學(xué) / 2
中 庸
中 庸 / 12
論 語(yǔ)
學(xué)而篇第一 /30
為政篇第二 /32
八佾篇第三 /35
里仁篇第四 /39
公冶長(zhǎng)篇第五 /42
雍也篇第六 /46
述而篇第七 /49
泰伯篇第八 /54
子罕篇第九 /57
鄉(xiāng)黨篇第十 /61
先進(jìn)篇第十一 / 64
顏淵篇第十二 / 69
子路篇第十三 / 73
憲問(wèn)篇第十四 / 78
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 / 84
季氏篇第十六 / 89
陽(yáng)貨篇第十七 / 92
微子篇第十八 / 96
子張篇第十九 / 98
堯曰篇第二十 /102
孟 子
梁惠王章句 上 /105
梁惠王章句 下 /112
公孫丑章句 上 /115
公孫丑章句 下 /117
滕文公章句 上 /118
滕文公章句 下 /120
離婁章句 上 /122
離婁章句 下 /125
萬(wàn)章章句 上 /127
萬(wàn)章章句 下 /130
告子章句 上 /134
告子章句 下 /137
盡心章句 上 /137
盡心章句 下 /138
周 易
乾卦第一 /140
坤卦第二 /141
屯卦第三 /142
蒙卦第四 /142
需卦第五 /143
訟卦第六 /144
師卦第七 /145
比卦第八 /145
小畜卦第九 /146
履卦第十 /147
泰卦第十一 /148
否卦第十二 /148
同人卦第十三 /149
大有卦第十四 /150
謙卦第十五 /150
豫卦第十六 /151
隨卦第十七 /152
蠱卦第十八 /153
臨卦第十九 /153
觀卦第二十 /154
噬嗑卦第二十一 /155
賁卦第二十二 /156
剝卦第二十三 /156
復(fù)卦第二十四 /157
無(wú)妄卦第二十五 /158
大畜卦第二十六 /159
頤卦第二十七 /159
大過(guò)卦第二十八 /160
坎卦第二十九 /161
離卦第三十 /161
咸卦第三十一 /162
恒卦第三十二 /163
遁卦第三十三 /163
大壯卦第三十四 /164
晉卦第三十五 /165
明夷卦第三十六 /166
家人卦第三十七 /166
睽卦第三十八 /167
蹇卦第三十九 /168
解卦第四十 /168
損卦第四十一 /169
益卦第四十二 /170
卦第四十三 /171
卦第四十四 /171
萃卦第四十五 /172
升卦第四十六 /173
困卦第四十七 /173
井卦第四十八 /175
革卦第四十九 /175
鼎卦第五十 /176
震卦第五十一 /177
艮卦第五十二 /178
漸卦第五十三 /178
歸妹卦第五十四 /179
豐卦第五十五 /180
旅卦第五十六 /181
巽卦第五十七 /181
兌卦第五十八 /182
渙卦第五十九 /183
節(jié)卦第六十 /184
中孚卦第六十一 /184
小過(guò)卦第六十二 /185
既濟(jì)卦第六十三 /186
未濟(jì)卦第六十四 /187
尚 書(shū)
皋陶謨(虞書(shū)) /189
益 稷(虞書(shū)) /190
甘 誓(夏書(shū)) /193
湯 誓(商書(shū)) /193
盤(pán) 庚(商書(shū)) /194
高宗肜日(商書(shū)) /198
西伯戡黎(商書(shū)) /199
微 子(商書(shū)) /199
牧 誓(周書(shū)) /200
洪 范(周書(shū)) /201
酒 誥(周書(shū)) /204
多 士(周書(shū)) /207
無(wú) 逸(周書(shū)) /209
詩(shī) 經(jīng)
關(guān) 雎(周南) /212
卷 耳(周南) /212
桃 夭(周南) /213
(周南) /213
漢 廣(周南) /214
汝 墳(周南) /215
鵲 巢(召南) /215
草 蟲(chóng)(召南) /215
行 露(召南) /216
殷其雷(召南) /216
有梅(召南) /217
小 星(召南) /217
野有死(召南) /217
柏 舟(邶風(fēng)) /218
擊 鼓(邶風(fēng)) /219
谷 風(fēng)(邶風(fēng)) /219
式 微(邶風(fēng)) /220
北 門(mén)(邶風(fēng)) /220
靜 女(邶風(fēng)) /221
新 臺(tái)(邶風(fēng)) /221
柏 舟(風(fēng)) /222
墻有茨(風(fēng)) /222
桑 中(風(fēng)) /222
相 鼠(風(fēng)) /223
載 馳(風(fēng)) /223
碩 人(衛(wèi)風(fēng)) /224
氓(衛(wèi)風(fēng)) /224
伯 兮(衛(wèi)風(fēng)) /225
木 瓜(衛(wèi)風(fēng)) /226
黍 離(王風(fēng)) /226
君子于役(王風(fēng)) /227
采 葛(王風(fēng)) /227
大 車(chē)(王風(fēng)) /228
將 仲 子(鄭風(fēng)) /228
女曰雞鳴(鄭風(fēng)) /228
有女同車(chē)(鄭風(fēng)) /229
兮(鄭風(fēng)) /229
狡 童(鄭風(fēng)) /229
褰 裳(鄭風(fēng)) /230
風(fēng) 雨(鄭風(fēng)) /230
子 衿(鄭風(fēng)) /231
揚(yáng)之水(鄭風(fēng)) /231
出其東門(mén)(鄭風(fēng)) /231
野有蔓草(鄭風(fēng)) /232
溱 洧(鄭風(fēng)) /232
雞 鳴(齊風(fēng)) /233
著(齊風(fēng)) /233
東方之日(齊風(fēng)) /234
東方未明(齊風(fēng)) /234
南 山(齊風(fēng)) /234
甫 田(齊風(fēng)) /235
盧 令(齊風(fēng)) /236
敝 笱(齊風(fēng)) /236
猗 嗟(齊風(fēng)) /237
葛 屨(魏風(fēng)) /237
汾沮洳(魏風(fēng)) /237
園有桃(魏風(fēng)) /238
陟 岵(魏風(fēng)) /238
十畝之間(魏風(fēng)) /239
伐 檀(魏風(fēng)) /239
碩 鼠(魏風(fēng)) /240
蟋 蟀(唐風(fēng)) /241
山有樞(唐風(fēng)) /241
椒 聊(唐風(fēng)) /242
綢 繆(唐風(fēng)) /242
鴇 羽(唐風(fēng)) /243
無(wú) 衣(唐風(fēng)) /243
有之杜(唐風(fēng)) /243
葛 生(唐風(fēng)) /244
采 苓(唐風(fēng)) /244
車(chē) 鄰(秦風(fēng)) /245
駟 (秦風(fēng)) /245
小 戎(秦風(fēng)) /245
蒹 葭(秦風(fēng)) /246
黃 鳥(niǎo)(秦風(fēng)) /247
無(wú) 衣(秦風(fēng)) /247
渭 陽(yáng)(秦風(fēng)) /248
宛 丘(陳風(fēng)) /248
東門(mén)之(陳風(fēng)) /248
衡 門(mén)(陳風(fēng)) /249
東門(mén)之池(陳風(fēng)) /249
東門(mén)之楊(陳風(fēng)) /249
墓 門(mén)(陳風(fēng)) /250
防有鵲巢(陳風(fēng)) /250
月 出(陳風(fēng)) /250
株 林(陳風(fēng)) /251
澤 陂(陳風(fēng)) /251
羔 裘(檜風(fēng)) /251
隰有萇楚(檜風(fēng)) /252
蜉 蝣(曹風(fēng)) /252
候 人(曹風(fēng)) /253
七 月(豳風(fēng)) /253
鴟 (豳風(fēng)) /255
東 山(豳風(fēng)) /255
鹿 鳴(小雅) /256
采 薇(小雅) /257
鴻 雁(小雅) /258
鶴 鳴(小雅) /258
斯 干(小雅) /259
無(wú) 羊(小雅) /260
巧 言(小雅) /261
巷 伯(小雅) /262
大 東(小雅) /262
北 山(小雅) /263
青 蠅(小雅) /264
賓之初筵(小雅) /264
苕之華(小雅) /265
何草不黃(小雅) /266
綿(大雅) /266
生 民(大雅) /267
板(大雅) /269
載 芟(周頌) /270
良 耜(周頌) /271
有 (魯頌) /271
玄 鳥(niǎo)(商頌) /272

禮 記
晉獻(xiàn)公殺世子申生 /274
曾子易簀 /274
有子之言似夫子 /275
公子重耳對(duì)秦客 /276
杜蕢揚(yáng)觶 /277
苛政猛于虎 /278
晉獻(xiàn)文子成室 /279
禮 運(yùn) /279
學(xué) 記 /280
左 氏 春 秋
鄭伯克段于鄢(隱公元年) /286
周鄭交質(zhì)(隱公三年) /288
臧僖伯諫觀魚(yú)(隱公五年) /289
臧哀伯諫納郜鼎(桓公二年) /290
季梁諫追楚師(桓公六年) /292
曹劌論戰(zhàn)(莊公十年) /293
宮之奇諫假道(僖公五年) /295
齊桓公下拜受胙(僖公九年) /296
子魚(yú)論戰(zhàn)(僖公二十二年) /297
展喜犒師(僖公二十六年) /298
燭之武退秦師(僖公三十年) /299
蹇叔哭師(僖公三十二年) /301
晉靈公不君(宣公二年) /302
楚歸晉知(成公三年) /304
祁奚請(qǐng)免叔向(襄公二十一年) /305
子產(chǎn)告范宣子輕幣(襄公二十四年)/307
晏子不死君難(襄公二十五年) /308
伍員奔吳(昭公二十年) /309
吳許越成(哀公元年) /31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shū)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