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世界哲學批判與實踐:論哈貝馬斯的批判理論

批判與實踐:論哈貝馬斯的批判理論

批判與實踐:論哈貝馬斯的批判理論

定 價:¥25.00

作 者: 童世駿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三聯(lián)·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標 簽: 世界哲學

ISBN: 9787108028358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33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批判與實踐:論哈貝馬斯的批判理論》涉及哈貝馬斯關注的所有重要話題,是一種難得的對話式的研究,而不只是對于哈貝馬斯思想的仰望式的注釋。童世駿的細致探究和深入闡釋使我們更清楚地了解了哈貝馬斯思想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童世駿長期致力于新法蘭克福學派和新實用主義的追蹤研究,尤以對哈貝馬斯思想的詮釋和闡發(fā)見長,他的論著被公認為漢語學界同類研究中的最高水平。本書在稔熟的文獻功夫基礎上,以廣袤的理論視野、精微的概念辨析和敏銳的問題意識構成了他迄今為止工作的全面總結。

作者簡介

  童世駿,1958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蕭山,挪威卑爾根大學哲學系博士?,F(xiàn)任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著有Dialectics ofModernization:Habermasand the Chinese Discourseof Modernity(2000)等專著三部,及中英義論義一百余篇;合著專著二部,《馬克思恩格斯同時代的西方哲學》(1994)等;主編著作多部,《意識形態(tài)新淪》(2006)等;主持英譯中著作五部,《跨越邊界的哲學·挪威哲學文集》(1999)等;個人德譯中著作一部,尤根·哈貝馬斯《在事實與規(guī)范之間》(2003)。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篇 基本概念
第1章 批判:哈貝馬斯與批判理性主義
一 波普爾的合理性觀
二 哈貝馬斯的合理性觀的核心:主體間交往活動的合理結構
三 哈貝馬斯合理性觀的方法論涵義:詮釋者和被詮釋者的交往關系
四 哈貝馬斯的合理性觀的自我辯護:理性主義的基礎問題
第2章 實踐:哈貝馬斯與美國實用主義
一 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與美國實用主義
二 哈貝馬斯對理論與實踐關系的重新理解
三 不同層次上“實踐”的“批判”意義
四 余論:哈貝馬斯為什么幾乎從來不提詹姆士?
第二篇 研究方法
第3章 概念區(qū)分:以“行動”與“行為”的概念區(qū)分為例
一 “行動”和“行為”之間的概念區(qū)分
二 概念區(qū)分對于哲學研究有重要意義
三 反對概念區(qū)分也離不開概念區(qū)分
四 結論:大問題和小細節(jié)之間的反思平衡
第4章 學派溝通:從“粗糙原料”到“融貫整體”
一 普遍主義的預設
二 雙重結構的范式
三 三個向度的旨趣
四 結論:后形而上學時代的宏大敘事
第三篇 理論問題
第5章 真理論:真理的認可問題與真理的意義問題和標準問題
一 從金岳霖談起:真理論是否僅僅討論真的意義問題和真的標準問題
二 對實踐標準的分析:有必要進一步提出真理的認可問題
三 對真理的認可問題的回答:哲學史上的共識論(和約定論)
四 “基于理由的共識”:共識論如何同其他真理觀并行不悖
五 結論:從作為技術活動的實踐到作為交往活動的實踐
第6章 規(guī)則論:批判理論的規(guī)范基礎
一 “遵守規(guī)則”的含義
二 “規(guī)則意識”之產(chǎn)生的條件
三 規(guī)則正當性的根據(jù)
四 規(guī)則問題與批判理論
第四篇 從商談理論到政治哲學
第7章 “事實”與“規(guī)范”
一 事實與規(guī)范之間關系的重要意義
二 事實與規(guī)范之間關系的幾種類型
三 法律的“有效性”與“事實性”
四 法律的“正當性”來自“合法律性”何以可能
五 商談的民主理論:法治和民主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六 程序主義法律范式:“人權”和“人民主權”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七 哈貝馬斯政治和法的理論的特殊語境和普遍主張
第8章 科學與民主
一 杜威的科學觀和民主觀
二 杜威論科學和民主的關系
三 哈貝馬斯論如何協(xié)調(diào)科學與民主
四 結論:低調(diào)的哲學觀和高調(diào)的哲學家觀
第9章 政治與文化
一 現(xiàn)代社會的“集體認同是做成的,而不是現(xiàn)成的”
二 “做成”現(xiàn)代集體認同的關鍵:政治文化
三 兩種政治文化觀:“以政治方式形成的文化”和“與政治物相關的文化”
四 把政治文化理解為“以政治方式形成的文化”的重要性
五 培育“自由的政治文化”的幾個因素
第10章 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
一 交往理性觀念:公私劃界問題是一個公共問題
二 女性主義參與公共討論現(xiàn)實地解構了傳統(tǒng)的公私界限
三 從文學公共領域到現(xiàn)代大學:培養(yǎng)公共討論之理性主體的公共領域
第11章 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
一 問題的提出:“新左派”和“自由主義”的
一 個共同盲區(qū)
二 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的社會建制
三 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的思想理念
四 結論:社會主義對自由主義的積極揚棄
第五篇 從政治哲學到歷史哲學
第12章 多元主義與普遍主義
一 康德與普遍主義:“絕對命令”vs“商談原則”
二 羅爾斯與正義原則:“理性選擇”vs“合理交往”
三 泰勒與“承認斗爭”:文化整合vs政治整合
四 施密特與國際政治:“人民”vs“人類”
第13章 意識形態(tài)批判與全球正義建構
一 普遍主義:對話的還是獨白的
二 自由主義:世界主義的還是民族主義的
三 對話普遍主義:實際的還是虛擬的
四 意識形態(tài)批判:認知的還是規(guī)范的
第14章 歷史與道德
一 康德:對進步的樂觀信念是
一 種道德義務
二 波普爾:實證主義基礎上的康德主義
三 哈貝馬斯:語用學轉(zhuǎn)向以后的康德主義
四 結論:后形而上學時代和全球化時代中人的歷史責任
第15章 內(nèi)在與超越
一 中國文化傳統(tǒng):“超越性”的內(nèi)在化
二 杜威:“宗教性”概念的自然主義理解
三 哈貝馬斯:“在自然主義和宗教之間”
四 結論:內(nèi)在于實踐的批判
索 引
出版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