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臨床醫(yī)生,面對患者作出治療決策可能是臨床上最難的工作,因為很多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比如,淋巴結陰性的I B期宮頸癌是否需要術后放療?期中分化子宮內癌是否需要術后輔助治療?復發(fā)性卵巢癌如何選擇化療藥物?這樣的問題幾乎天天遇到。這些問題都沒有固定的答案,答案隨著時間而變。遇到這樣的問題該怎么辦?求助丁經驗嗎?一個人的經驗即使再豐富也是有限的、個人的,應該在更寬闊的領域中探求。我們是這樣做的——首先上網檢索MEDLINE,查詢近幾年的所有相關文獻,綜合每個研究者的經驗和發(fā)現(xiàn),寫出綜述,然后再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和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這是一個笨方法,很費力。但是,經過多年的摸索和總結,我們建立了與國際同步的先進治療理念和治療方法。近兩年,循證醫(yī)學的理念流入我國,與經驗醫(yī)學不同,循證醫(yī)學是“綜合前人研究結果、結合醫(yī)生個人經驗。整合患者的意愿,將三者結合起來做出治療決定”。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剛剛引進的相對陌生的概念對于我們實際上很熟悉,正是我們前面說過的,每天都在應用的、解決臨床問題的方法。鑒于此,我們總結了各種婦科腫瘤治療學各個層面的國內外臨床試驗和前人經驗,加上我們自己的一些經驗,整理成書發(fā)表出來,為婦科腫瘤的循證治療提供一些材料。希望各位讀者不用重復我們的道路,走個捷徑,能夠對各種婦科腫瘤的臨床治療學問題給出遵照循證醫(yī)學原則的治療方案,也能夠在與患者溝通時給患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溝通得更充分,改善醫(yī)患關系,減少醫(yī)療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