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教材與法律考試20世紀中國修辭學:語言文學類(上下卷)

20世紀中國修辭學:語言文學類(上下卷)

20世紀中國修辭學:語言文學類(上下卷)

定 價:¥98.00

作 者: 宗廷虎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成果叢書·20世紀中國語言學叢書
標 簽: 語言文字

ISBN: 9787300088365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827 pages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20世紀中國修辭學(套裝上下卷)(語言文學類)》作者宗廷虎先生以研究修辭學理論和撰寫漢語修辭學史名家。這一本《20世紀中國修辭學》則是由宗先生主編,并與高萬云、吳禮權(quán)先生分工合作撰寫的,是宗先生的又一本修辭學史專著。該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共四編,對20世紀中國修辭學、我國草創(chuàng)及初步發(fā)展時期的修辭學、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時期的修辭學以及臺灣及港澳地區(qū)修辭學研究作了介紹;下卷是第五編,對20世紀最后20年中國修辭學的發(fā)展軌跡作了較為全面的描寫和論析?!?0世紀中國修辭學(套裝上下卷)(語言文學類)》是第五編,對20世紀最后20年中國修辭學的發(fā)展軌跡作了較為全面的描寫和論析。不但對中國修辭學的流變與走向作縱向?qū)徱?,而且對修辭理論、修辭方式、修辭學史等十個方面作共時考察;不但對修辭學研究的整體面貌作廣角掃描,而且對每一方面的代表著作和代表人物作深入評析;不但梳理修辭學家的專業(yè)成果,而且吸納非修辭學家的越位之思。亦史亦論,點面結(jié)合,構(gòu)建了一個較為科學的修辭學史體系。

作者簡介

  宗廷虎,1933年生,江蘇揚州人。復(fù)旦大學語言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華中師大、福建師大兼職教授,渤海大學兼職研究員。中國修辭學會顧問、華東修辭學會顧問、全國文學語言研究會顧問、《修辭學習》雜志顧問。著有《修辭新論》、《漢語修辭學史綱》、《中國現(xiàn)代修辭學史》、《辯論藝術(shù)》、《漢語修辭學史》、《宗廷虎修辭論集》、《20世紀中國修辭學》、《修辭史與修辭學史闡釋》(以上含獨著、合著、主編)等。任《中國修辭學通史》(五卷本)主編,并與李金苓合撰第二、第四卷。以上部分著作分別獲國家教委、上海市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中國圖書獎、第二、三屆“陳望道修辭學獎”二等獎。發(fā)表論文200余篇。1991年被評為上海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

圖書目錄

上卷
第一編 縱論
第一章 中國古代修辭研究的主要特點
第二章 20世紀中國修辭學發(fā)展的理論基礎(chǔ)、主要成就和重要特征
第一節(jié) 20世紀中國修辭學發(fā)展的理論基礎(chǔ)
第二節(jié) 修辭學發(fā)展成一門獨立的學科,建立了有代表性的修辭學理論
第三節(jié) 20世紀中國修辭學發(fā)展的重要特征(一)修辭學在白話文體與文言文體的競爭中發(fā)展
第四節(jié) 20世紀中國修辭學發(fā)展的重要特征(二)構(gòu)建體系的演進
第五節(jié) 20世紀中國修辭學發(fā)展的重要特征(三)百年來與時俱進的漢語修辭學研究方法
第三章 20世紀中國修辭學史研究的歷史經(jīng)驗及本書撰寫特色
第一節(jié) 20世紀中國修辭學史研究的歷史經(jīng)驗
第二節(jié) 本書主要特色
第二編 中國現(xiàn)代修辭學的草創(chuàng)及初步發(fā)展時期(1901—1948年)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jié) 時代呼喚著現(xiàn)代修辭學的誕生
第二節(jié) 白話修辭學與文言修辭學在競爭中共同發(fā)展
第三節(jié) 修辭學研究中的新、舊派之爭
第四節(jié) 相鄰學科學者對修辭學研究的貢獻
第二章 草創(chuàng)期的修辭理論
第一節(jié) 蔡元培的修辭論
第二節(jié) 中國現(xiàn)代修辭學史上的兩本開創(chuàng)性著作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修辭學草創(chuàng)期又一本代表性著作——王夢曾《中華中學文法要略修辭編》
第三章 白話修辭論的萌芽及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梁啟超論“新文體”修辭
第二節(jié) 胡適的白話修辭論
第三節(jié) 呂云彪等《白話文做法》的白話修辭論
第四節(jié) 傅斯年、陸殿揚、云六、何爵三的論文
第五節(jié) 唐鉞的修辭學論文及兩本論著
第六節(jié) 董魯安、張弓、章衣萍、陳介白的白話修辭學專著
第七節(jié) 陳望道的系列論文和《修辭學發(fā)凡》
第八節(jié) 白話文運動的結(jié)晶——汪震《國語修辭學》和宋文翰《國語文修辭法》
第九節(jié) 祝秀俠、郭紹虞的修辭學系列論文
第四章 文言修辭論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胡懷琛《修辭學要略》和鄭奠《中國修辭學研究法》
第二節(jié) 王易的兩本修辭學著作
第三節(jié) 楊樹達的《中國修辭學》
第四節(jié) 金兆梓等著于三四十年代的一批修辭學著作
第五節(jié) 宮廷璋的《修辭學舉例風格篇》及其修辭學論文
第六節(jié) 黎錦熙《修辭學比興篇》和胡光煒的修辭學史論文
第五章 相鄰學科學者的修辭研究
第一節(jié) 魯迅的修辭論
第二節(jié) 葉圣陶的作文修辭論
第三節(jié) 朱自清的文學修辭論
第四節(jié) 朱光潛的文學、美學修辭論
第五節(jié) 陳垣的史諱研究
第六節(jié) 黎錦熙語法著作中的修辭學認識
第七節(jié) 王力的修辭學研究
第三編 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的創(chuàng)立與發(fā)展時期(1949—1965年)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jié) 發(fā)展大勢及特點
第二節(jié) 主要成就及其原因
第三節(jié) 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
第二章 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的普及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得以普及的原因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普及性著作的代表作
第三章 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研究的深入
第一節(jié) 基本概況
第二節(jié) 修辭學理論問題的探討
第三節(jié) 修辭手法研究的深入
第四節(jié) 語體風格的研究及其進展
第五節(jié) 修辭學其他方面的研究
第四章 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創(chuàng)立與深入的標志性著作
第一節(jié) 張瓖一的《修辭概要》
第二節(jié) 張弓的《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
第四編 臺灣及港澳地區(qū)的修辭學研究(1950—2000年)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jié) 臺灣地區(qū)修辭學研究的基本特點
第二節(jié) 臺灣地區(qū)修辭學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第三節(jié) 港澳的修辭學研究概況
第二章 臺灣地區(qū)前期修辭學研究的成就及其代表作
第一節(jié) 黃永武的《字句鍛煉法》
第二節(jié) 傅隸樸的《修辭學》
第三節(jié) 徐芹庭的《修辭學發(fā)微》
第四節(jié) 黃慶萱的《修辭學》
第五節(jié) 張嚴的《修辭論說與方法》
第六節(jié) 林月仙的《實用修辭學》
第三章 臺灣地區(qū)后期修辭學研究的成就及其代表作
第一節(jié) 沈謙的修辭學研究
第二節(jié) 蔡宗陽的修辭學研究
第三節(jié) 董季棠等的修辭學研究
第四章 港澳的修辭學研究
第一節(jié) 鄭子瑜的修辭學研究
第二節(jié) 港澳其他學者的修辭學研究
下卷
第五編 中國修辭學的全面繁榮(1977—2000)
第一章 引論:20世紀后20年中國修辭學的流變與走向
第一節(jié) 修辭學繁榮的社會動因
第二節(jié) 修辭學活動的有序組織
第三節(jié) 修辭學問題的有益爭鳴
第四節(jié) 修辭學研究的突出成就
第五節(jié) 修辭學發(fā)展的潛在危機
第六節(jié) 修辭學成熟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 中國傳統(tǒng)修辭理論研究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修辭理論的平穩(wěn)發(fā)展
第二節(jié) 錢鐘書的修辭學思想
第三節(jié) 李維琦的古漢語修辭研究
第三章 一般修辭理論的研究
第一節(jié) 修辭理論的全面建設(shè)
第二節(jié) 王希杰的修辭學理論研究
第四章 辭格研究的大突破
第一節(jié) 辭格研究的全面豐收
第二節(jié) 吳士文對辭格的全面研究
第三節(jié) 譚永祥對辭格建設(shè)的貢獻
第五章 語言各層面的修辭研究
第一節(jié) 詞、句、篇章修辭研究的并駕齊驅(qū)
第二節(jié) 鄭文貞的篇章修辭研究
第三節(jié) 曹石珠的形貌修辭研究
第六章 修辭學跨學科研究
第一節(jié) 修辭學研究的多維視野
第二節(jié) 張煉強對修辭學的跨學科研究
第三節(jié) 鄭頤壽的辭章修辭學研究
第四節(jié) 譚學純的廣義修辭學
第七章 修辭學史研究
第一節(jié) 修辭學史研究的歷史性突破
第二節(jié) 宗廷虎的修辭學史研究
第八章 交際視野中的修辭學研究
第一節(jié) 形形色色的交際修辭研究
第二節(jié) 劉煥輝的言語交際修辭學
第九章 文學的修辭批評
第一節(jié) 文學修辭批評的蓬勃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倪寶元的改筆修辭研究
第十章 語體風格研究
第一節(jié) 語體風格研究的重要發(fā)展
第二節(jié) 黎運漢的漢語風格學研究
第三節(jié) 鄭遠漢的言語風格學研究
第十一章 文學語言研究
第一節(jié) 文學語言研究的空前盛況
第二節(jié) 駱小所的藝術(shù)語言學
第三節(jié) 馮廣藝的文學語言研究
第十二章 相鄰學科的修辭學研究
第一節(jié) 其他學科對修辭學的關(guān)注
第二節(jié) 汪曾祺的文學語言研究
第三節(jié) 王蒙對文學語言的立體研究
第四節(jié) 魯樞元的文學言語學
第十三章 語言學家對修辭學的關(guān)注
第一節(jié) 多數(shù)語言學家都關(guān)注修辭學
第二節(jié) 呂叔湘的修辭學思想
第三節(jié) 胡裕樹的修辭學研究
附錄一 20世紀前50年修辭學重要論文
附錄二 20世紀修辭學重要論著
附錄三 20世紀后20年相鄰學科關(guān)涉修辭學的論著要目
附錄四 修辭學譯著要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