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檢察制度改革的爭論,從宏觀方面可以歸納為四個焦點:一是檢察權存在的合理性問題,即研究檢察權存在的根據(jù)、目的和功能;二是檢察權的合法性問題,即研究檢察權的權力定位及檢察權的憲政基礎;三是檢察權的關系性問題,即研究檢察權與審判權、警察偵查權、律師辯護權以及民眾的參與和監(jiān)督權的關系;四是實現(xiàn)檢察權的權威性問題,即研究檢察權的權力配置和保障問題。本文以檢察權的規(guī)范與監(jiān)督為主線,從歷史、憲政、司法共同體和檢察體制內四個不同維度,圍繞上述四個問題展開較為深層次的理論探索和學術研討,以期對完善我國的檢察制度有所裨益。本文的研究遵循的是一個層層深入的邏輯架構:第一部分導論介紹論文選題的理由、檢察理論研究領域的文獻綜述,并對全文的結構及主要論證方法作了簡要的分析,其余四部分則是從時間和空間維度對檢察權進行全方位的審讀:歷史維度是從時間矢量對檢察權進行的分析,主要解決的是檢察制度存在的歷史必然性和合理性的問題;空間維度是按照檢察權之上、檢察權之外和檢察權之中三個梯次對檢察權進行分析。檢察權之上,就是從憲政這個上位的宏觀視角,從國家權力架構審視檢察權的定位和權力配置的合法性相關問題,以使檢察權的定位更加地準確和清晰;檢察權之外,就是從司法共同體的法官、律師、警察以及檢察權服務的主要對象——社區(qū)出發(fā),探討檢察權在司法關系中的存在。這一部分是通過檢察官為載體對檢察權的關系中存在進行論述。在上述三個層面的鋪墊后,通過剖析世界兩大法系主要國家解決檢察官的獨立與受制矛盾人手,審讀目前我國檢察權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嘗試提出關于檢察權配置、檢察權的獨立與受制矛盾解決的建議,以期加強檢察權的權威性。這樣,時間的橫向矢量和空間的縱向矢量,構成一個對檢察權研究和分析的立體視角??疾鞕z察制度在兩大法系主要國家和我國從誕生到發(fā)展的歷史,筆者認為檢察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有三:一是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促進法制統(tǒng)一實施;二是迎合構建現(xiàn)代法治國家的需要,通過創(chuàng)設檢察權而制衡司法和警察權,建構現(xiàn)代權力制衡體系;三是滿足現(xiàn)代社會多元價值需要,不斷根據(jù)國情和民眾需要調整檢察權的內涵。從憲政這個上位的宏觀視角對兩大法系主要國家檢察權在國家權力架構中的定位和權力配置的合法性相關問題進行研究,筆者發(fā)現(xiàn)了三個相互關聯(lián)的具體問題:第一,權力機關之間權力的分配與協(xié)調在形式上是否自我周轉?實體上是否合乎社會的現(xiàn)狀和公民的期待?第二,公權力和私權利之間是否建立起了一種動態(tài)的權威的平衡機制?第三,界定后的檢察權能否正常發(fā)揮功能并受到必要的約束和制約?得出檢察權配置的三個模式:秩序保障側重型檢察權定位、權利保障側重型檢察權定位和中國式檢察權定位。同時從借鑒的角度提出完善中國檢察權憲政之定位建議。研究檢察權關系定位問題,得出一個結論是,要建立一支有能力支持法治發(fā)展的法律家共同體。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路徑有三:一是培育司法官員共同的尊重法治的法律意識;二是在盡量明晰各方的權、責基礎上實現(xiàn)分權制衡;三是建立司法共同體之間建設性的合作。從最后一部分檢察體制維度內研究檢察權著力解決的是檢察權自身存在的一對矛盾,即檢察權的獨立與受制。由于法律的普適性和問題的具體性,決定了權力的行使必須是在受制的同時充分發(fā)揮自由裁量權以應對紛繁復雜的法律問題和挑戰(zhàn)。但是,目前的問題是裁量權不夠和缺乏必要的監(jiān)督同時并存。因此檢察改革必須同時在檢察權的獨立與受制兩個方面人手,建立實現(xiàn)檢察權獨立與受制的動態(tài)的平衡機制。關鍵詞:多維視角憲政檢察權獨立與受制